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普陀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薛宝平
党代会期间,区十次党代表、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薛宝平向记者畅谈了他学习党代会报告的体会:“这次党代会报告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个全面完整、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报告。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区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社区防范基础不断巩固,社会管理秩序和城区运行安全秩序明显好转,圆满完成亚信峰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连续五年蝉联上海市‘平安城区’。”
薛宝平表示,未来五年,平安普陀建设既蕴含新机遇,也伴随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把政法、综治工作摆到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放到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家园建设的大视角中去推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法职能优势,聚力破解和治理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各类突出问题和顽症,牢牢守住政治安全和社会面稳定的防线。要坚持群众为先,平安共享。依托“同心家园”建设活动,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努力使平安建设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方治理。加强对矛盾纠纷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动态排查,及时做好风险调查和隐患分析,发挥有关部门积极性,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问题发生,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的局面。
抓好机关党建服务转型发展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级机关党工委书记王霞萍
“九届区委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是一份凝聚智慧,鼓舞人心,提振信心,推进发展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区十次党代表,区级机关党工委书记王霞萍听了党代会报告后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十次党代会所设定的造福普陀人民的福祉目标一定能实现。”
王霞萍还结合本部门实际对记者谈了几点体会。她表示,区级机关党工委要在区委领导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实。要坚持思想领衔,走在前,做表率。近年来,机关党建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立足普陀实际,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各委办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要坚持整合资源,积极服务转型发展。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的理念,聚焦普陀“十三五”目标,积极搭建机关党建工作新平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将党的资源、优势和活力转化为推进普陀建设和发展的动力。要坚持夯实基础,从严落实好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员队伍是实现十届区委工作目标中的很强的一支战斗力,机关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决定了从严治党必须要从机关抓起,从机关严起,从而激发机关党建的生机和活力。
党建引领抓好队伍再创辉煌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建管委书记、主任彭波
聆听区十次党代会的报告后,作为一名在城市建管战线长期耕耘的工作者,区建管委书记彭波告诉记者,“回顾过去,报告客观全面,翔实丰富,有困难有成绩,有压力有挑战。展望未来,报告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有组织有保障,有形态有布局。这是一份深刻的报告,更是一份鼓劲的报告,我深感其中的责任与重托。”
彭波对报告展开了专业解读,她说,无论是要实现“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建设目标,还是要形成“一轴两翼”的功能布局,都是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题中之意。
彭波表示,要实现《报告》明确的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就建管工作而言,特别是需要在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她特别向记者解读了“职业化”“专业化”的含义,就是要以科学高效的制度保障,针对繁重的城建任务制订程序内容;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项目与人才同步体现价值。
在结束采访时,彭波表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区建管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具体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钉钉子’的担当精神,为普陀的城市管理建设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紧抓发展机遇实现四大突破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科委主任、党组书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区信息委主任李文波
“听了施小琳书记的党代会报告,对五年来普陀在区委领导下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区十次党代表,区科委主任、党组书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区信息委主任李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作为一名在科技和信息化部门工作的党代表,李文波对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和形成‘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的新目标深有感触,“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对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促发了自身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我们要解放思想,主动思考,敢于创新,攻坚克难。李文波说,针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未来五年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要聚焦武宁科技创新发展轴建设,线上线下集聚创新要素,发挥资本效应,聚焦重点院所,带动全区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载体专业化运作和产业集聚,提升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三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服务+智造”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科技服务平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要推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探索政府和社会各方数据共享,以信息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形成大数据辅助城市治理新方式。
加快建设“健康普陀”提升居民获得感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卫生计生党工委副书记、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文秀
“听了施小琳书记在党代会上作的报告,我们守护居民健康的信心更加充足,加快发展的决心也更加坚定。”这是区党代表、区卫生计生党工委副书记、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文秀最直观的感受。
李文秀最关注的莫过于本区卫生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他表示,报告中明确了建设“健康普陀”的目标,提出了三个要求,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为两大抓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健康”,即“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健康促进社会支持体系,深入推进健康城区建设”。
李文秀表示,今后本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将以建设“健康普陀”为目标,主要落实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增进健康公平,夯实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加快短缺资源配置;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健康水平,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推进基于家庭医生服务的“1+1+1”组合签约,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三是形成健康促进联动格局,持续优化健康环境。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提升居民对卫生和健康事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服务社会让共青团更有感召力
——访区十次党代表、团区委书记何家骥
“这次党代会报告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个全面完整、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报告。大会要求切实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为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团区委书记何家骥热情地向记者说道。
何家骥表示,团区委将积极贯彻落实“深入推进群团改革”“切实发挥好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凝聚群众的作用”的总要求,围绕党代会要求,探索工作新形势、新方法,在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一、有效服务青年需求。时刻关注青年动态、倾听青年心声,为广大青年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搭建平台。积极对接青年需求,凝聚并引导青年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聚焦青年人才培养,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为青年创新创业等各方面需求提供切实支持和服务。二、切实提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服务阵地社会化,加快青年中心建设,探索广大青年交流互动、参与社会、获得服务的新型组织形态和关系空间;推进服务资源集聚化,统筹市场、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开展各类服务工作;推进服务队伍专业化,深化基层群团服务站建设、加强青年工作者队伍建设。三、创新团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形成“组织共建、品牌共创、社区共治”的团建工作新格局。保持共青团的鲜活性,提升共青团的生命力,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让共青团更有感召力。
坚持服务百姓共筑“同心家园”
——访区十次党代表,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委员、业委会主任马善祥
党代会期间,区党代表、曾荣获区优秀共产党员的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委员、业委会主任马善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感受最深的是,“施小琳书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民生和社区治理工作,这也是我们基层党代表最关心的问题。”
仔细阅读了报告后,马善祥颇有感触,他说,这份报告全面回顾了普陀区五年来发展的历程,还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目标,让我们看到了普陀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更感受到普陀区加快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决心。
报告中有关全面开展“同心家园”建设的内容吸引了他的关注。“社区治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报告中总结了‘在同心同向中凝聚智慧力量,在共建共享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这一经验,而怒二居民区全市首个居民自筹加装电梯的事例就是一个例证。今后,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业委会等将继续坚持服务百姓需求的做法,让自治共治的经验辐射更多居民区,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马善祥深感自己作为党代表的政治责任,他表示,自己不仅要关注百姓想什么、看什么、期盼什么,更要树立看齐意识,在党代会后,他将积极向社区党员、群众宣传,让他们也了解今后五年普陀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方向。
打造足球基地强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
——访区十次党代表,区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高级教练钱惠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精品赛事组织,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水平。”这是区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普陀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阐述。区十次党代表、区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高级教练钱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了施小琳书记在党代会上的报告,既有鼓舞,又有鞭策,也深感党代表肩负的责任重大,要着眼大局,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深化科创驱动转型实践,营造宜居宜创宜业生态”作出贡献。
钱惠向记者介绍,2015年3月,国务院发表《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足球事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区委区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区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成功申报为第一类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曹杨二中等四所“体教结合”学校也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形成了青少年足球事业“双精英”的发展格局,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精品”特色。
这位为普陀女足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教练表示,普陀女足的成功,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从工作形式上讲,“一条龙”训练梯队是一个成功经验。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已经制定了《2015-2020普陀区学校体育项目“一条龙”布局方案》,展望未来,小学初中高中紧密衔接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的“一条龙”训练梯队建设,一定会在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