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告别拎马桶 进入新生活——长风新村街道普陀四村80户居民即将入住独立厨卫电梯房

2020年10月27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9/5/13

“4月2日,《旧住房成套改造协议书》签约启动,4月10日,完成签约。”提前52天,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完成签约,80户居民即将告别拎马桶时代。

4月18日,搬迁交房工作启动,截至5月5日,普陀四村24-25号已有41户完成搬迁交房手续,全体80户居民将在不久后入住配套独立厨卫带电梯的住房。

50年的破旧老房子

普陀四村24-25号,这栋拥有两个门牌号的旧住房,建造于1967年,破败凋敝的外墙,凌乱的电线拉扯缠绕,过道狭窄,楼梯陡峭,楼里更是昏暗拥挤。

这里不仅房龄老、户型小,内部设施老旧,还没有独立厨卫,两三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不少居民至今仍在用手拎马桶。家住24号楼的谢阿婆说:“52年前,我在电厂上班时,被分到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内,小区新落成时也是相当风光。别人家倒马桶还需要跑到楼房外,可我们一、三、五层就分别有一个倒便池,相较于别人方便很多,所以大家都很羡慕!”

而如今,这个曾经被人羡慕的“功能”,却变成了不少居民的“痛点”。楼里共有80户居民,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纪大了,行走都不方便了,倒马桶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房屋老旧,倒便池间由于没有水冲刷,经常会散发出恶臭。”随后,谢阿婆拿出钥匙打开24号楼一层的倒便池间,“因为味道重,所以我就配了几把锁和钥匙,分给24号楼的每户居民,让他们在不使用的期间尽量把门锁紧,不然门开着味道更重。”

设计方案同意率100%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长风新村街道确定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方案为“结构性大修”。为了推进改造项目进程,街道特别成立成套改造临时委员会,下设临时党支部,并在普四二委居委会办公室内组建了普陀四村24-25号成套改造项目组。随后,居委会在居民楼张贴了房型设计方案及示意图,街道成套办、居委干部带着方案入户宣传,耐心向居民解释政策和征询居民意见,并对有需要的居民,通过互加微信,随时联系沟通。

2018年11月完成第一轮意愿征询,居民同意率达100%。随后,设计单位进驻勘测,拿出初步改造方案,并召开了第二轮房型设计方案征询。方案见面会后,有部分居民对方案初稿持保留意见。项目组多次与上房设计院沟通调整,最终“所有的卫生间和厨房间都位于套内,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改造之后,每家每户都会增加面积5平米左右;增加加装电梯项目”的设计方案,同意率达100%。

“不能沉浸在意愿征询和设计方案均双双获得居民100%同意的喜悦中,行百里者半九十,搬迁签约是一个新起点,我们要为下一个100%再次出发,早日圆满完成该项工作。”

9天签约完成100%

在扎实细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4月2日,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签约日如期而至。

这天,谢阿婆早早地洗漱完毕,早上8点半便准时带着身份证来到了普四二委的签约室。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谢阿婆激动地坐到了签约桌前,并在《旧住房成套改造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了名。作为第一个完成签约的居民,谢阿婆感慨万分:“住了52年的老房子终于要改造了,一想到不久后就能住上拥有独立厨卫,还带电梯的房子就很激动,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不一会儿,普四二委居委会的签约室人声鼎沸。许多居民们在签约完成之后,将小红旗贴在居民签约进度表上。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委会和物业代表还将相关材料备齐,前往居民家中办理相关签约手续。考虑到现住在彭浦的谢阿姨腿脚不便,首个签约日下午,工作人员便直接来到谢阿姨家中。“工作人员真的很耐心,在政策、程序上都解答得很详细,让我们很安心。”

截至到4月10日下午16点38分,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签约率达到100%,签约启动9日内就完成80户居民签约率,提前52天完成签约率100%目标。

半月搬迁交房已过半数

4月18日,普陀四村24-25号居民搬迁交房的首日。25号楼501-1室住户陈学宗吃好早餐,早早把材料备齐、钥匙拿好,来到了普陀四村第二居委会门口,打算第一个办理搬迁交房的手续。

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居委会以及西部集团长风物业的工作人员们已在此等候,向陈学宗解读政策、说明相关情况,收齐陈学宗带来的材料。

经过物业工作人员的细心审核,陈学宗按程序郑重地在交房移交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场的工作人员随后庄重地接过陈学宗移交的旧房钥匙。

搬离前,因为要结清水、电、煤及其他事业费,陈学宗跟随物业工作人员来到自己房内,最后一次看着这个曾经生活的小屋。房间右手边一个上下铺,三口之家挤在上面,靠窗放一台电脑,上厕所还需要用到尿壶。地上铺满了搬迁时残留的杂物,最多的是他女儿追星的各类周边。他不舍地捡起来,感慨地说道:“这都是女儿去香港、澳门听演唱会带回来的,我要帮她理好带回去,这些东西都承载着我们对老房子的记忆。”

陈学宗回忆起往年夏天因家住顶楼没隔层,太阳照得床架发烫、冬天三口之家每人每周花费20元到对面公共澡堂洗澡、每天都要拎马桶到厕所冲洗等往事,不禁感慨万千,他说:“以后这种场面不会再出现了。”

抄好水、电、煤量表,陈学宗核对无误之后,在表上签字。一切尘埃落定,普陀四村25号501-1室陈学宗家的大门贴上了封条。这意味着,他可以放心等待未来的新居。

陈学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坦言:“我打心底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期盼会有更宽敞明亮的新家等待着我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