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30届“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

2020年10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9/5/21

日前,第30届“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在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帷幕,这也是“曹杨之春”的30岁生日。这个而立之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起步于居委会,已逐步成为整个曹杨新村甚至是普陀的一张“文化名片”。它是属于曹杨老百姓自己的节日,更是深植于每一个曹杨人心中的文化之根。

诞生在劳模新村的群文盛宴

“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于1990年在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首次创办,以宣扬劳模精神为核心的曹杨本土文化为主要任务,定于每年5月期间开展。它不仅是上海最早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之一,也是社区层面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知名度。

“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既聚焦区域劳模特色,又紧贴时代脉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宣传各类热点话题。以“1+1”为主要模式,即1场开幕式加1个月系列活动。其中,系列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文化讲座、公益电影、亲子课堂等,带来一场看、听、演、说、动的文化饕餮盛宴。每年,吸引近万人次参与。

坚守创立初心,打造“民星”舞台

“让老百姓唱主角,展现自我、圆梦舞台”,是其始终坚持的创立初心。以每年年初对社区居民群众文化需求摸底调研的结果为导向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内容、策划活动形式,做到既上接“天线”、更下接“地气”。把舞台让给每一个有艺术梦的居民,通过群文团队的形式把他们聚在一起,配送文化指导员进行指导、免费提供活动训练场地,最后以戏曲大联欢、“舞动曹杨”舞蹈赛、青少年才艺秀、书画展、红歌赛、儿童剧等在舞台上进行呈现,既聚集了人气,更凝聚了人心。

激发创造活力,演绎身边故事

作为家门口的文化艺术节,“曹杨之春”更加注重贴近社区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力求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灵感来源,通过文创作品引发情感共鸣、呼唤情感认同。多年来,全力支持区域各支群文团队、社区单位或个人以社区为元素,创作反映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新生活的文艺作品,强力传递正能量,更好培育涵养家国情怀。先后创作了情景剧《听奶奶讲当年的故事》、音乐剧《家》、舞蹈《侨妈妈与兵儿子》等20余个作品,2018年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还创作了情景党课《榜样》和情景剧《春天的故事》,娓娓讲述、传递第一个工人新村的故事和力量,为传播、传承曹杨区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提升品质品味,适应时代发展

在近30年变迁中,“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积极适应着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实现着不断的自我更新,逐步由最初的群文团队大联欢的初级版,进阶到了社区、校区、园区三级联动、全民参与的豪华版,不仅有社区群文专场,还延伸拓展出了企业、校园、非遗等特色专场,更加丰富、有层次的活动内容使艺术节不断展现新的生命力。同时,依托曹杨多年来累积形成的强有力的党建联建机制,近年街道进一步加大了与SMG新闻频道、东方电影频道等媒体的共建与合作,将更多深受居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名人、文化活动等纳入“曹杨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的节目菜单,更加高品质、高品位的演出内容让艺术节始终保持魅力不减。

今年“曹杨之春”主题定为“三十如歌美曹杨 七十如画大中华”,开幕式首次采用了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形式,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元素,将电视台直播连线搬入社区,用文艺汇演的形式来展现“曹杨之春”30年间为社区居民送去的欢笑和文化享受,歌颂美好生活,献礼祖国母亲的70华诞。整场演出将“曹杨之春”30年来的沉淀和绽放,以10年为界分为3个段落,回顾历史、聚焦当下、展望未来。活动还邀请了曾经参与过历届艺术节演出的演员和主持人重回曹杨舞台,回望30年发展,引发现场观众的美好回忆。

曹杨新村街道、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社区离退休老干部、统战人士,区文化馆、街道文明委单位代表、曹杨商会会员企业代表、社区教育联盟单位代表、居民区书记主任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