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滩街道党工委的号召下,活跃在社区中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在社区中开展进物业、进业委会、进小区的“三进”活动,搭建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在此过程中,街道的家园党建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青年志愿者们运用自身特长和能力根据社区需要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社区进行“内外兼修”的发展,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青年党员助力社区生活“安全升级”
近日,明华坊居民区的社区党员吴颖一直都在忙碌着,原来她正在积极联络技术公司对霍山大楼和云舫小区20号楼合计4台电梯进行“智能识别系统”的安装,引领整个居民区的电梯逐步装上“高科技”。
明华坊居委辖区的云舫小区和霍山大楼都是中高层住宅。在经过街道美丽家园升级改造后,地面停车、小区绿化、雨污分流等公共区域的重建使外在环境焕然一新,给居民带来了更好的居住体验,但是非机动车“乘梯上楼”这一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一直是一个难解的“心结”。
吴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此她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同样住在该类住宅的朋友们,最终发现“电动车进电梯报警设备智能识别系统”(简称“智能识别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电动车上楼,从而大大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电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因此更需要正确安全地使用电梯,所以我想到了用高科技的手段解决好这个问题。”吴颖这样表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吴颖和居委干部们一起奔走在各个楼层,向居民解释“智能识别系统”的好处及电动车上楼的危害,最终取得了部分居民的同意和支持,并制定了先行先试模板的可行性方案。现在,“智能识别系统”安装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只要有电动车被推入电梯,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停止运行,车辆被推离电梯后,报警解除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真正守住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门,进一步夯实了物业行业专项整治成效。
吴颖平时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有着很浓厚的兴趣,此次能为居民区的电梯引入“高科技”是一件让她觉得很有意义与成就感的事情。而且正值她所住小区的业委会换届改选,她决定参选业委会委员,用更加实际的行动与努力实现一名青年党员为社区做贡献的信心与决心。
青年志愿者助力社区环境“美丽升级”
来到昆山居民区办公室,居委会内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讨论,而讨论的对象是几张设计图。据了解这是居民区内一位居民董佳尔绘制的门栋公示牌与居民区LOGO的设计图,目前已经绘制了多个版本,她正在和居委干部以及部分热心居民们一起探讨最后选用哪个版本,以及还能做出哪些修改。
董佳尔的父亲在昆山居民区内经营着一家名为“玛格萝妮”的餐厅,距今已经有20多年了。她从小生活在这里,对居民区充满了感情与美好的回忆,在疫情爆发期间她设计绘制了防疫提示牌挂在餐厅门口,也正是这有趣美观的提示牌引起了居委干部们的注意。居委干部告诉她,近期居民区内正准备安装一批社区公示牌,同时希望能有一个属于居民区的LOGO可以被印在上面,为此想要邀请她进行相关的设计。董佳尔马上就答应了,她觉得作为一名在昆山居民区成长起来的居民,能用自己的能力做出贡献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久之后多个版本的设计图被绘制出来,并还在不断修改完善。
除了提供设计智慧之外,董佳尔还把餐厅的场地借给居民区开展活动,近期有20多名年轻居民参与的以五四青年及为主题的“披萨与饮料制作”活动就在她的餐厅中如期举行。现场做好的披萨和饮料被送到了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的志愿者们手上。“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能让社区里的左邻右舍聚集到自己的餐厅,开展一次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这次尝试也让我知道了今后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为社区做出更多的贡献。”董佳尔在活动后向居委干部们表达了今后希望更多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
虽然公示牌与LOGO还在设计调整中,但董佳尔和居委干部们都很期待这一份满怀情感的设计可以早日变成成品出现在居民区中,为社区环境增加一抹亮色。同时董佳尔也正是成为了昆山居民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在未来的美丽家园改造、社区街景建设等各种项目都会邀请她共同参与其中,用她的设计能力以及对社区参与的热情为昆山居民区描绘更加美丽的未来生活环境。
青年“三进”工作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打破目前社区参与人群中以退休人群为主的现状,在社区志愿者队伍中降低“老龄化程度”,优化人员年龄结构,让来自年轻人的智慧与活力也加入到为社区做贡献的行动行列之中,增加年轻人的归属感。同时用“家园党建”的工作模式,更加充分地发挥青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为榜样动员周围的青年们一起积极进行社区参与,壮大青年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队伍,并大家更加广泛地青年参与平台,扩展参与渠道,让青年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之中,从而使青年“三进”工作达到青年更广泛参与、更高质量参与、更便捷参与的效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