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烈日下,他们直面“烤”验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虹口区 2020/8/10

连日来,新一轮高温天气在申城横行,即便只是站在室外不动,不一会儿也会满身大汗,犹如大雨过境。但在这样的时节里,总有一些人牢牢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直面“烤”验,共同绘就人民城市最暖心的底色。近日,记者实地走访,记录在高温下坚守的他们。

环卫:“一天一斤汗”哪够

每到夏季,很多工作岗位都在做“减法”,但湿垃圾收运却需要做“加法”,因为温度越高,居民们制造的湿垃圾越多:不宜长时间保存的剩菜剩饭多了、易腐坏的瓜皮果皮数量也显著增加……如果收运不及时,它们不仅会严重影响小区环境,而且很快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招来大量的蚊虫苍蝇,危害居民健康。

上午11时,在玉田路270弄2号商检公寓,虹腾环境保洁有限公司跟车工石中安戴着一副橙色胶质手套,认真检查湿垃圾桶内的垃圾分类质量。确认桶内无垃圾混投情况后,他一边用脚抵住垃圾桶底部,一边双手按住桶柄用力下压,将湿垃圾桶拖出投放点位,走向数米外的湿垃圾收运车。下转2版(上接1版)降提升板、并桶、拖桶、升提升板、清扫地面……石中安和同行的驾驶员熟练地配合,不到5分钟,点位作业完毕。他说,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左右,两个人要这样重复配合近百次。配有8个240L湿垃圾桶的清运车一装满,就赶紧回黄山路中转站卸掉,再继续出车,每次白班至少要跑四五个来回。

然而,本区很多老旧小区道路狭窄,不少垃圾分类点位清运车开不进去,需要跟车工们将桶拖到马路边。石中安告诉记者,在他负责的54个点位中,最远的要走两百多米,一次只能拖一桶,要往返几次才能做完。像这种高温天,240L的湿垃圾桶装满约400斤,很多人都曾因为拖很重的桶,脚底磨出过血泡,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自然也很正常。“别人常说‘一天一斤汗’,我们‘一斤汗’哪够。”

市政养护:与烈日和淤泥打交道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体,那地下雨水管网就好似遍布人体的“毛细血管”,而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工人就是守护城市“毛细血管”通畅的“清道夫”,顶着烈日与淤泥打交道,49岁的徐为红便是其中一员。

中午1点半,趁着道路交通压力较小,徐为红所在的班组已在新同心路开始清淤疏通工作。当天,他们要完成包括该路段在内的近600米的雨水管道冲洗和清淤。徐师傅麻利地打开市政井盖,然后和搭档配合着操作高压冲水车,一遍遍冲洗着雨水管管内的积淤。散发着臭味的淤泥被冲到雨水井,之后徐师傅拿着清捞工具,熟练的将一些石块和淤泥从雨水井清理出来,并倒入旁边的污泥车中。

没过多久,一组人的长袖工作服都已湿透,汗水还不停地从脸上往下滴。徐为红告诉记者,虽然气象预报说当天的最高温度是35度,但地面的实际温度可高达40度左右,他们随车携带的水杯都是1.5升起步,每天要喝好几杯水。

区市政水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入汛后,台风和暴雨来袭的可能性较大,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工人也进入每年最繁忙的时刻,全区413公里的排水管道要分批循环疏通、养护,保证管道内淤泥厚度不超过管道直径的10%,进而确保整个城区的防汛安全。

城管:居民的事无小事

下午两点,算得上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之一。但这样的高温环境,四川北路街道城管中队队长范冬耀已骑着巡逻自行车在街面上巡查了半个钟头,一旦发现有沿街商铺跨门营业、占道堆物就立即停车予以劝导。行至四川北路虬江路口,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原来是“智慧城管”系统派发了新任务:有市民投诉反应,四川北路某地有油烟扰民现象,范冬耀当即接了任务。

十五分钟后,范冬耀赶到现场,实地查看后发现,这个油烟扰民其实是四川北路2023弄一户居民投诉隔壁邻居做饭的油烟总是透过墙上的洞口飘入其家中,尤其是做辛辣食物的时候,把他们一家人都呛得难受,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城管执法范围。但范冬耀还是“跨前一步”,敲开了隔壁邻居家的门,经过沟通协商,决定通过封堵洞口彻底解决问题。次日一早,范冬耀就带着街道施工队来到居民家中,不到半小时,完成封堵洞口作业。如此高效的办事速度,让投诉居民笑开了花,“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电话给城管部门,没想到真的帮我解决了,我要给他们送锦旗。”

其实,类似这种居民邻里之间问题的投诉任务,范冬耀已不是第一次接单,占每个月投诉派单的近七成。他说,这几年,随着“六无”创建、“八类区域”治理等各类行动的有序开展,居民区的城管执法工作越来越偏向为民服务。“居民的事无小事,宁可我们自己辛苦点,也要让居民生活更舒心些。”

让人欣喜的是,自2018年起,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建设也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方便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外卖小哥、交通协管员……这些最美的户外劳动者渴了、疲了、累了、倦了,有个能就近“歇歇脚、避避雨、喝喝水”的地儿。截至目前,本区的爱心接力站增至81个,部分完成了升级,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疏密程度相对合理的目标,有效助力户外工作者安然度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