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召开国定一居民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工作现场会。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戈佳捷,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季明,人民网上海频道总经理、总编辑金煜纯,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浦区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孙红兵,杨浦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明依,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浦区新闻办主任李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系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五角场街道党建顾问、五角场街道社区治理顾问刘建军,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李德等市、区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和区有关部门的同志,街道部分处级领导干部,相关职能科室、所办队中心负责人,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以及国定一居民区大总支兼职委员、睦邻委员会成员、大联动工作小组成员。会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正明主持。
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红兵,杨浦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明依就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社区自治共治、睦邻家园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加强街道居民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工作提出要求。
孙红兵副部长强调,新时代社区工作的要求更高,路径非常明确,责任非常重大。各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在学习贯彻上级要求中获得思想力,对标党中央、市委、杨浦区委的要求抓好落实;进一步在牵引发动中增强凝聚力,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作用发挥出来;进一步在力量集成中焕发战斗力,坚持下基层、下一线、下现场,把情况摸透、方法想透、宣传做透。
杨浦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明依强调,要抓住关键点,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坚持自治共治“全过程”;把握发力点,持续保持疫情防控的“定力”,有效激发参与治理的“活力”,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的“内力”,推动多元主体“全参与”;夯实落脚点,进一步加快“行动”,进一步加大“发动”,进一步加强“联动”,实现治理成效“全方位”。
会议交流推广了国定一居民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睦邻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
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芳,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刘悦来,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兼职委员、政立路第二小学总务处主任赵聪,国定一社区居民、睦邻达人代表孙洁作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国定一居民区在“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为五角场街道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加强社区睦邻党建工作提出了专业性意见和建议。
季明副社长强调,杨浦的资源联动、资源整合在强有力的党组织的引领下正在焕发勃勃生机。他表示将发挥央媒的优势,把杨浦更多更好的经验传递出去。
金煜纯总编辑指出,我们需要有好的机制去发现、去培育、去鼓励社区的能人、贤人、达人和好人;一个小区好不好,党组织书记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培育一支好的队伍、一群好的带头人,形成一个好的氛围;要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实际,关注互联网社区,把“后浪”更好地凝聚起来。
刘建军教授肯定了国定一社区的睦邻亭建设。他说,亭文化与社区治理息息相关,它的背后是以亭会友,以亭为媒,以亭促治。他认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要致力于推动社区共治,促进自治与共治的相互融合。
马西恒主任强调,社区工作在事、在人、在人心。我们处在发展中的社会,处在发展中的社区,党建引领是关键,做好党建在民心,凝聚人心要互动。
李德副教授认为,“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睦邻党建要立足社区实际,更好地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做好“小社区、大民生”的文章,形成全周期的联动机制,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社区的共同体。
会议举行了国定一睦邻亭捐赠仪式。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建设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在睦邻门升级过程中,人大代表、驻区单位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为建设国定一睦邻亭出力。
上海亚泰财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唐志宇、上海星海时尚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陈皎吉、上海大牧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史荣华出席了捐赠仪式,五角场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周帆作为受赠方代表上台接受捐赠。与会领导向捐赠单位和热心居民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委是“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是“龙头”,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
近年来,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以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为目标,不断创新组织动员方式,搭建平台、拓展载体、创新机制,促进区域化党建向居民区拓展,完善睦邻自治民主协商机制,增强居民区党组织处置群众急难愁问题的能力,努力探索建立新时代五角场街道睦邻党建体系。
一是以大总支引领驱动,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协调议事机制、述职评议机制,做强了社区治理组织力。
二是以大睦邻辐射融合,通过完善组织领导强化睦邻建设整合度,打造空间阵地强化睦邻建设显示度,培养人才队伍注重睦邻建设参与度,打造文化品牌提高睦邻建设认同度,做大了共建共享凝聚力。
三是以大联动赋权扩能,通过社区发现和约请、部门响应和协同,实现行政管理力量和社会资源聚焦到居民区,推动“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做实了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随着“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睦邻党建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持续深化,“开放包容、整洁宜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居民区睦邻生活共同体在五角场已经初具雏形。“大总支、大睦邻、大联动”睦邻党建工作促进了互联互补互动,搭建了社区治理大舞台;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形成了社区温暖大家庭;加快了“急难愁盼”解决,催生了回应解题的大管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以理顺,社区建设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将以此次现场会为新起点,精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自治共治、共建共享在32个居民区、149个小区落地生根,形成更多案例,交出一流答卷,持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