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个月的家人 一辈子的尊重——95后杨浦定海小囡的援鄂日记

2020年1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杨浦区 2020/4/15

家住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定港居民区的95后女孩崇家懿是上海华山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响应号召、奔赴前线!2月8日,崇家懿整顿行装,成为第四批援鄂医护人员一员奔赴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将自己作为急诊护士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援鄂工作中。前不久,结束支援工作的她刚刚回到上海……今天,让我们一块来读一读她的援鄂日记!

出发,武汉!

2月8号晚上10点,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从急诊病房出来,刚结束一天工作的我接到通知,明天要前往武汉支援。

要出发了!虽然之前报名也有做过心理准备,但我还是对即将面对的前途充满未知。说不害怕也是假的,不过我觉得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去需要我的地方,我义不容辞,而且那些去援鄂的都是比我大很多的老师,他们都没有畏缩什么,我身为年轻一辈,更应该负重前行!

那天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和父母告别、打包行李,怀抱着对未知的迷茫,2月9号,我踏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出发那天,我没有和父母多说什么,他们的担心我也明白,但我知道,只要我好好照顾自己,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到了武汉,我们支援的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那里收治着许多危重症的病患,踏进院门的那一刻,我明白必须全力以赴,跟疫情抗争到底。

张静科护士长和陈澍主任从各方面规划了工作流程,注意点,自身防护,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分组踏上了“新冠战场”。

消毒、穿上隔离衣全副武装,通过四道门进入病房,每天四个小时的轮班工作开始了。

2月的武汉越来越热,我们每天除了护理工作外,还要照顾到病人的衣食生活。奔跑在病房间,稍微一动就是汗流浃背,等到出了病房时,把衣服脱掉,几乎每个人衣服都湿透了,冷风一吹,更是冻得瑟瑟发抖。

即使如此,护理病人的工作也不能马虎,尤其是给重症病人插管,极容易传染,要时刻提醒自己,抱着12分的谨慎,对待病人像对待家属一样,用心做护理。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也成为我援鄂时最难忘的回忆,也正是它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

我接手的是一位80岁左右的奶奶,当时老奶奶生命体征平稳,面罩吸氧,虽说精神不佳,但自我感觉不错。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医院每天都会按时送饭,当班责任护士的我将饭放于床头柜之后便离开了病房,15分钟后,我发现老奶奶并没有用餐,在我询问下才知道,老人由于没有牙齿无法咀嚼,饭菜确实对老人来说难以下咽。

这种情况已经多久了呢?其他老人是否也有这个问题呢?是否可以对这类老人提供半流质的食物呢?身为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护理他们的身体,也需要去关心重视病人的主诉,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引起疾病的恶化。带着心中的疑惑,我跟医生申请了半流质食物。不一会工夫,白米粥便送了上来,医院对于我们护士工作的配合,对患者的重视程度令我欣喜,一小时以内便做出了改动并且实行,看着病人幸福的喝完一整碗粥,我也跟着安心了下来。

第二天临近下班前,我再次来探望了这位老人。每个医护人员衣服上都会写上自己的名字,我叫崇家懿,就简单写了“虫虫”两个字,进房子奶奶便叫住了我,她还记得我,她略带哽咽的说,“我的情况其实自己心里清楚,但在这最后时刻能有人这么照顾我,真的很感谢你。看到你我就想起自己的孙女,你俩差不多大。”说着说着就哭了。

沉默的病房,显得格外安静,我瞬间红了眼,回握着奶奶的手“吴奶奶!我相信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保护着重病的患者是我们的使命,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呵护和温暖才是她们坚持的动力,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

“虫虫要坚强”

在孤独中成长,享受孤独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酒店、医院两地之间奔走,辛苦一天,回到酒店,最幸福的事就是吃着老上海的光明冰淇淋,看着剧,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下班时,总会买一包光明冰砖给我,那一刻,总是特别的想家,每次和妈妈视频的时候,听着熟悉的声音都很想哭,匆匆挂掉电话,之后一个人默默地哭泣。

一个人在武汉总是特别的脆弱,每天在医院看到太多的生命逝去,加上日夜颠倒的工作,越来越疲惫的我情绪也在慢慢积累着,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大家要在彼此的衣服上写下名字,我让同事写的是“虫虫要坚持、要坚强,”同事就问我,是不是心情不好,那一刻泪水一下子就出来,泪水就在防护镜里,流不出来,又干不了。

那段时间,多亏了朋友的远程陪伴,伴我度过这段孤单的时光,我也逐渐想通了,该面对的东西迟早要面对,逃避没办法解决任何问题,闲时就读读书,在厕所里对着镜子练舞,在孤独中成长,享受孤独。

在援鄂的两个月时间里,我经历了人生的离别、欢乐、悲痛、孤独,在这里能够帮助我所需要帮助的人,看着他们好转起来之后对着我竖起大拇指,我心里很欣慰,这就是我的使命,是我应该做的,我不求说来这边我要多好多好的条件,我需要到达什么的目标,但我要尽我所能地做好工作,能做多好做多好。

再见,武汉!你好,上海!

很快,离开武汉的日子来临了,在走之前的最后一天,我带着护目镜坐在病房里,我在想,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透过护目镜去看这个世界了,这一刻还挺舍不得的!

3月31号离别的时刻,收拾好行李,我踏出了这间住了两个月的酒店,返程回沪。一路上,在大巴车上,警车开道,沿路民警驻足敬礼,武汉市民、志愿者自发夹道欢送我们,还有很多私家车经过时,都会摇窗向我们挥手,那一刻觉得特别光荣,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

回程的路上,天空下起了细雨,但走出舱门踏在地上的那一刻,一瞬间感觉很踏实,回到家乡很开心!

回到上海之后,我还要在青浦隔离点隔离14天,等隔离后,我有很多想做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妈妈烧的饭菜,然后和朋友一起健身、练舞,把生活过好!明年,我绝对要再去一次武汉,好好地把武汉逛一次,黄鹤楼、热干面、小龙虾.....,等着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