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防控形势,杨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三个全覆盖、三个一律、三个强化”和落实“五个一线”举措的要求,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杨浦城管人用他们的恪尽职守和无私奉献,将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战“疫”故事,汇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冠军”城管
守护“疫”线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疫情期间来到防疫最前线。当组织上询问我是否愿意去集中留验点做志愿者时,我当即就答应了。因为我年轻,身体好,家庭负担小,能力尚可,最重要的是我不怕苦,我从小就是冲在前头,无论是泳池还是“疫线”,我都要在最前端贡献自己的青春”——裘樱华这样说道。
曾经的游泳冠军,如今的城管新兵
裘樱华同志虽然是去年新进的城管新兵,但却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作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他曾经代表祖国,代表上海,获得过无数冠军和荣誉,为了一圆自己的制服梦,退役之后裘樱华放弃了做教练的机会,主动迎接新挑战,成为了一名城管的新兵。
泳池和执法是两个不同领域,褪去了游泳冠军的光环,裘樱华骨子里天生的冲劲却没有磨灭,他很快适应了自己城管的新角色,没有一点自己曾是冠军的“架子”,在他人高马大的身子里似乎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一上班便追着老同志讨教经验,主动钻研法律法规,不断磨炼执法能力,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点赞和好评。
不一样的对手,一样的全力以赴
由于国内外防疫形势的变化,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已成为上海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项紧迫又重要的任务,当听到组织招募志愿者支援一线的通告后,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志愿队,支援疫情防控。
曾经,裘樱华的游泳主项是100米自由泳,对手是孙杨、宁泽涛和各路国外高手,而今,他的对手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更强大的“新冠病毒”,对手在变,但是裘樱华的冲劲没变,他的选择就是全力以赴,直面挑战。
近日,他被安排到了杨浦防境外疫情输入集中留验点。在留验点,他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是“记者”,每天不厌其烦地询问和记录留验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抚慰他们的焦虑情绪,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答疑;他是“保洁员”,协助留验点各区域的常规消毒、清扫,生活垃圾的收集、搬运;他是“搬运工”,为留验人员送餐、送生活必需品......
昼夜奋战,点亮寒夜
你是否见过凌晨的城市,00:00分的路灯,02:00分的马路,04:00分的夜景。如果见过,那你可能也见过他,那个暗夜中依旧坚毅而忙碌的白色身影。“叮铃铃铃”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非重点国家和地区来沪人员马上抵达,请做好准备”。裘樱华同志当即联合公安、医务人员对留验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人员信息登记、行程轨迹排查、随车护送等工作。工作初始,一周三班倒超负荷运转,加上从没穿过防护服的他,长时间被汗水包裹,令他有一种快要闭气的窒息,但想到战线前方的医护人员更为辛苦,他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积极向医护人员学习消杀、防护知识,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向留验点工作。
暖心的一抹“白色”力量
为了让留验对象没有后顾之忧,裘樱华同志竭尽所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充当起“跑腿”角色。“你好,我想吃方便面,能麻烦送一下吗?”“你好,我订了外卖,能帮忙拿一下吗?”只要留观对象提出需求,裘樱华便立即统计代办事情并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只要提出的需求合理,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在集中留验点,意味着与大量留验对象接触,也意味着风险,但疫情当前,裘樱华没有丝毫犹豫,白色的身影处处可见。
给“心”穿上防护服
留验观察期间,对疫情的担心与恐惧让一些留观对象难免出现焦虑与烦躁的情绪。为了安抚对象,他主动分享上海疫情最新情况,交流病毒传染方式,讲解如何有效做好个人防护,慢慢地消除他们内心的担心与恐惧。“虽然留观对象暂时被隔离在酒店,但是我们的关爱和关心不能被隔离。我希望通过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能让留观对象消除紧张的情绪,配合做好查验工作,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裘樱华说道。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裘樱华同志曾说,自己母亲是在日本怀上了他,父母给他如此取名是期盼他能像樱花一样展现自己的春华。在泳池,他已是上海体育的骄傲,如今,他不提要求(裘),主动请缨(樱),又一次在“疫线”绽放自己的青春风(华),成为我们上海城管人的骄傲,他没有辜负自己父母的期待,他用实际行动彰显城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扎扎实实工作
认认真真助力
郑佳运作为大桥城管中队的一名普通执法队员,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守岗位,为打赢抗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响应区局号召,主动报名防疫志愿者,于二月下旬作为志愿者派往居委会进行支援。
做好社区全能战斗员
作为志愿者,郑佳运的口头禅是“你们休息会儿,我来!”他凡事总是冲在一线,每日巡查、政策宣传、疫情排查、信息收集、道口执勤、口罩发放、为隔离居民送菜等工作中都会有他的身影。期间还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小区要安装快递置物货架,居民有矛盾需要协调等等。到下沉居委支援后,他的微信步数每天都在20000步左右。
他说:“防疫战打响以来,居委干部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地开展社区防疫工作,很多人到现在都没好好休过一天,他们的辛劳可想而知。现在我来顶岗,让他们也能休息会儿,喘口气”。
利用城管工作室平台,郑佳运和居委干部一起化解了好几起邻里纠纷,如:某天清晨在例行的小区巡查时,郑佳运与居委干部发现某户居民的小孩由于厌学,将学习用品从高层直接从窗口丢出且持续了几分钟,郑佳运和居委干部第一时间,将高空抛下的书本,铅笔盒、画册等物品收集起来,避免对小区内的车辆进出造成影响。随后立即上门将书本等物品归还该住户。与该户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告知高空抛物的严重性,要管束好自己的孩子。另郑佳运也耐心的和孩子进行交谈与心理疏导,了解到她的心结就是因疫情到现在一直关在家里导致的心理失衡,想发泄心情但是用错了方式,自己也很后悔也很后怕,希望得到谅解,自己再也不会高空抛物了。
做好中队法制员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郑佳运会回到中队进行中队案审工作,把关中队的案件质量,确保中队法制工作的正常运转。在居委轮休日,他也会回中队同事一起讨论学习新划转的执法事项。通过交流研讨探索如何在疫情结束后,中队能更快的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挑战。他说:“虽然抗疫工作很繁重,但是业务的学习也不能放下,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想办法兼顾到学习透”。
把初心和使命牢牢地写在“战疫”一线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每位执法人员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而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黄俊杰同志作为五角场城管中队一名“80后”组长,一名年轻预备党员,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他是无惧无畏的“急先锋”
五角场作为上海市城市副中心,商业繁华,人流密集,疫情风险高、防控压力大,节后又迎来复工集中期和返程高峰,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辖区安全有序运营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黄俊杰同志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主动参与区局、街道组织的各类志愿行动。近日,黄俊杰同志带领组员们开启“扫街”模式,对所有开业的沿街商铺进行全面排查,向开业商铺宣传卫生安全知识,要求商家积极配合“战疫”工作,督促经营者在落实人员健康信息登记、测量自身体温、佩戴口罩、开展场所消毒等,他结合一店一档工作,及时对开业商铺进行登记备案。阴雨绵绵的天气,巡查走在湿漉的道路上,一阵阵寒意扑面而来,难免会让人瑟瑟发抖,可黄俊杰同志那股抗疫的热情让他觉得不会那么冷。
他是认真细致的“侦查员”
“你们工地有多少外地务工人员?现在工地开工了吗?体温都测量了吗……”。一清早,黄俊杰便带着组员奔赴辖区某工地,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五角场辖区目前有12处建筑工地,黄俊杰每天都要走访一遍,每到一处他都要仔细询问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厌其烦地叮嘱工地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张贴宣传海报。他在抓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不忘抓业务工作推进,上午执法巡查,下午跑社区,与居委会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各类通知指令有效传达到位。忙碌的工作之余,黄俊杰还抽出时间整理统计各类报表,思考琢磨针对工程工地即将开工的现状,如何加强辖区内在建工程工地的防疫宣传和指导服务,结合工地性质特点以及可能疏忽遗漏的细节,他还拟写了《工地疫情防控“八必查”》。
饿了就啃面包,累了就在座椅上休息片刻,遇到紧急情况随时起身工作。这些天下来,黄俊杰同志的脸上略显疲惫,但他的心却十分坚定:“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务必要确保疫情防控指令畅通、数据精确、报告及时。”
他是锐意进取的“实干家”
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无疑是辛苦的,肩挑重担,同时又要兼顾家庭。每天早晨,黄俊杰同志总是比其他队员提前20分钟到单位,问其原因,他说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必须早起先安顿好3岁的孩子,然后把爱人送至单位,有时还热心地捎上顺路的队员,再驱车赶往单位。有的同事调侃道:你每天这样辛苦不累么?但他只是笑笑说,家人是我的坚强后盾,同事是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也不能少,为了他们的出行安全,我情愿自己累一点没关系。由于疫情责任重大,加上工作特殊性,更多时候的他无暇顾及家庭,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黄俊杰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看似普通的工作,全靠的是一双腿跑出来,一张嘴说出来,不论刮风下雨,始终没有抱怨,周而复始,凝聚的是黄俊杰同志对疫情防控的决心,对切断病毒的决心。他将继续与他的队员们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