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个春节过的格外与众不同,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有很多医务人员、警察、居委等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携手奋战在疫情防疫一线,成为战“疫”的“先锋战士”。
“天使白”的同心战“疫”
“ 作为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别人都可以,我更加可以,身体不是理由,疫情最关键!”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向荣
1月24日除夕夜,张向荣看见单位微信群里召集高速道口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报名,他顾不上自己曾经做过肺部手术,长期反复性口腔溃疡,身体抵抗力较差,依然主动请战。
在外地老家过年的心思,无比焦虑,眼睛时刻关注单位工作群,就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年初二和家人简单说明情况,收拾行李急匆匆就赶回来了,同样身为中心医务人员的爱人汪爱娣也很赞同。
回上海后第二天下午5点就接到单位电话,告知由于春节期间很多外地同事都回家过年了,医务人员比较紧张,要求参加社区三人组排摸工作,张向荣放下电话晚饭来不及吃马上就赶到单位。
当天晚上一直工作到9点多,需要排摸的对象基本都是租户,大多住五楼、六楼,动迁小区老式房子没有电梯,防护服又闷又热,一圈下来累得透不过气来,由于防护镜容易起雾,时间长了什么也看不见,下楼梯时还差点摔跤,结束脱下防护服里面已经全部湿透。
其爱人汪爱娣也主动请缨,报名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的工作,汪爱娣现正在集中隔离点工作。张向荣说“作为医务人员自己一家人的小团圆不算什么,我们要把千家万户的大团圆放在优先位,想到武汉前线的同仁,我们做好后方扎紧篱笆的工作,也同样重要。
自疫情以来,上海各个小区门口多了很多“生面孔”,他们有的在帮助测量体温,有的在门岗亭处询问外来人员,做好信息登记,有的在社区里巡逻,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这些“生面孔”都是来自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等的志愿者,张向荣也利用工作休息日主动的加入了这支队伍中。解答小区居民对疫情防控中的疑惑及居家隔离等相关工作流程。从一名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志愿者,他配合居委,并且以认真、耐心、一丝不苟的态度展现党员的风采。
面对突如其来的抗“疫”阻击战,在这个双医组成的抗“疫”家庭,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各司其职、并肩作战,形成两股为生命担当的强大力量,成为最美丽的“逆行者”。
“守前线”的冲锋姿态
“ 看着每天新闻播报全国确诊患者人数的增长,作为一线医生,我知道,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段“至暗时刻”,而我当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解佳力
2月3日15:00,解佳力突然接到电话“解医生,请你半小时赶到集中隔离点。”他知道,战斗打响了。在去的路上,他有些紧张和骄傲,前段时间各种各样的培训演练,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实战了。能够参加这场抗击新型肺炎的战斗,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内心是骄傲的。
到了集中隔离点后,放下行李,来不及熟悉隔离点环境,连忙穿好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一身装备,就投入到工作中。
驻点医生的工作很繁琐,24小时不间断的值守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每日接待隔离者、询问其流行病学史,每日两次监测体温,询问有无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症状,并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在隔离观察报表上,协助公卫医生一起负责隔离人员一日三餐,垃圾处理,日常消毒等等。
由于隔离人员基本都是外地返沪,情况也比较复杂,令解佳力印象深刻的一位隔离者住进来时伴有咽痛,偶尔干咳。当前形势下,最让人警惕的无非就是有咳嗽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排查力度。解佳力时刻注意监测其体温以及症状变化,并注意鉴别诊断,最终确定他只是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才解除了警惕。
有一个妊娠28周孕妇,由于孕吐厉害,同时又焦虑害怕自己会被病毒感染,所以整个人情绪低落。“这样的状态对孕妇而言可不好!”解佳力主动联系餐饮公司想办法为她专门调整饮食,减少鱼虾蟹,增加瘦肉、蔬菜、水果,同时经常跟她聊天,疏导心理。
还有一些年纪大的隔离者,不会测量体温,不会使用微信,甚至不会使用房间内的生活电器,解佳力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教他们。随着第一批观察人员的收住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星期,隔离点又全部单人单间隔离,渐渐地抱怨声增多了,尽管隔离服务和酒店的配套措施都不错,也避免不了他们压抑和烦躁的心情。“怎样缓解他们的心理,更好的开导他们呢?”解佳力就指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室内运动,同时也为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科普等。
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为安全度过隔离期的人员发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了,看到他们收拾行李,踏着轻快的步伐离开,解佳力由衷地开心,那一句“医生,谢谢您!”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他们肩负着医务人员的使命和职责,他们心怀坚定必胜的信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