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闵行区四、五、六、七和高一年级62755名学子迎来复学日。沉寂了三个多月的校园,迎来了久违的笑脸与欢腾。
5月18日一大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职教处处长王磊在教育局恽敏霞局长陪同下,亲临闵行区实验小学、莘松小学检查开学工作。
毛丽娟一行实地查看了入校晨检测温仪、校园内防疫物资储备室、留观区、教室、食堂、卫生间等重要防疫工作场所和设备;走进班级参与孩子们的开学典礼、防疫演练、聆听了心理讲座。毛副主任对学校的防疫工作和开学准备给予肯定,并叮嘱学校要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不放松,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在这次防疫复学准备中,各校以“四严”要求,扎实每一项工作,并积极作为,智慧火花不断闪现。
田园二外小,针对防疫重点,提出了“三段四维五关”的防疫工作要求。“三段”就是入校、午餐、放学三个重要的时间段,“四维”就是家庭、学校、班级、社区四个重要的联动群,“五关”就是严把思想意识关、严把科学管控关、严把校门入口关、严把人员筛查关、严把后勤保障关。学校将新生现场验证工作作为一次模拟复学的契机,提前制定防疫演练方案,安排教职工的防疫培训和复学演练,进一步在实战中完善防控工作。学校优选钉钉平台,充分利用平台数据汇总、作业展示交流、体验活动分享等功能,开展了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教学和辅导。全体教师努力突破师生空间异位和教与学的隔屏交互问题,行政团队利用平台开展线上巡课,每周一反馈,进行及时干预和引导,组织线上教学分享会,一起盘点经验、传递智慧。学校陈淑萍老师代表学校参与了“区紫竹云讲堂”的交流分享会,做了“e‘网’情深,将计就‘技’”的主题发言。从学校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与家长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对部分课程做出调整和优化,保障线上线下学习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颛桥小学,针对复学后的疫情防控特点,编写了《颛小复学防疫童谣“九要诀”》,并根据“九要诀”拍摄成专题防疫辅导视频,于复课前推送给学生和家长,还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复学前主题班会进行学习宣传,做到儿童化,校本化,早告知,先学习。
如吴泾实小,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作用,制作了【看.应急演练】五个微视频,通过微信推送广而告之,让每一位师生明确复学防控要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范意识,普及防控知识。这些视频也将作为学生开学第一天的训导内容,同时为后面一二三年级的全面复学做好准备。
北桥小学,构筑严密防线,全覆盖、无遗漏做好信息摸排,精准掌握每位师生行踪和身体健康状况,分类造册,建立"一人一档"台账,从严管控保洁及食堂人员,规范操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提前一周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所有场所清洁消毒等工作,细化对体温检测区、临时留观区、卫生保健室、校门、餐饮场所、校内公共场所、厕所等重点区域的操作要求与流程,做到操作有专人、记录有依据,检查有反馈,开展多途径、分批次、全覆盖培训,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浦江一小,分“校园防疫指南、防疫小贴士、防疫小卫士、友情提示”等四大板块,大大小小累计制作了300多个版面标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进行正确的校园防疫。学校结合“抓要点、防重点,切实保障防疫安全第一”和“从规范,到优质,线上线下教育鼎力同行”等方面,坚持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细化实施错时上下学,调整教学场所及相关课程,确保线上线下有效衔接。开展云端家校互动,进一步营造家校合作氛围,以微信发布复学指南,通过钉钉云端会议,进行解读指导。
华坪小学,发挥“和乐共同体”家校社融合互动机制的作用,主动与家委会、医院、派出所、居委、物业等相关部门沟通,听取意见,共商对策,形成了“和乐互动”的联防联控的局面,并招募志愿者,同心协力,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安全保驾护航。学校对校园内外环境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防疫科普知识宣教和“战役中成长”的师生作品展出,营造了“你是校园最美春天”为主题的文化氛围,策划了心理、体锻、居家劳动、防疫卫生、诗画春天、致敬英雄等特色课程与活动,向全校师生征集诗画儿歌、防疫亲子游戏、防疫小妙招、教师摄影作品及“寄语最美春天”的暖心留言等,向回归校园的师生传递爱与希望,消除焦虑情绪,引导师生把特殊的经历化为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据悉,丰富多彩的活动目前在闵行教育、闵行党建、今日江川、上海教育、新闻综合等媒体报道了20余次,对周边学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榜样示范。
如平阳小学,结合学校“撸袖侠”特色德育活动,以“撸起袖子齐抗疫,小八腊子乐校园”为主题,组织教师编写了系列儿歌:平平阳阳“复学歌”、平平教你“戴口罩”、阳阳喊你“勤洗手”、平平阳阳“就餐歌”。简单童趣的儿歌配上生动卡通的形象,使防疫工作“童趣化”。
虹桥小学,在添置防疫用品、安置留观隔离区、落实宣传资料上墙的同时,保持了这些添加的物品与学校原有环境、原有文化等的匹配,防疫和美学两不误,彰显了学校文化内涵的持续高端发展。在落实学生进校、如厕、用餐、交往一米线距离要求的同时,通过前期“云同桌”招募活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交往的需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在防疫与教育之间、防疫与学生正常生活之间寻求平衡和新秩序。
七宝实小,学校自创“防疫系列流程图”凝聚着智慧和务实。学校勾画的“预防新冠肺炎实施进入校园流程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程图”“发现呕吐病例处置流程图”“学生发热处置流程图”等,以最简洁的构图明示路径和走向,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都一目了然,并以最快捷、最科学的方式应对各种疫情突发情况,具有良好的实施功效。
明强小学,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在教研活动中,集中学习、研讨防疫要求,明确各学科课前、课中、课后的防疫细节。学生部制定了班级管理安全防控制度,制作《2020明强小学健康防疫护照》,制定复学之后的学生健康心理系列课程——小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以健康心理迎接线下学习和生活;启动2020护校安园工作,组织家长志愿者继续开展护校工作;积极筹备复课第一课,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复学。
福山学校,根据教职工、专岗人员的学习掌握情况,不断完善过程,精益求精,编制印发了教职工疫情防控复学指导手册,还对教职工特别是后勤人员进行网上考试,利用电脑,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对各类人员进行防疫考试,确保人人知晓防疫要求。学校通过绘制“工作任务一表清、方案制度一表清、人员信息一表清、物资准备一表清;入校步骤一图清、每日流程一图清、消毒通风一图清、区域分布一图清、应急处置一图清”等举措,清晰工作流程与责任。
华星小学,是一所随迁子女学校。学校根据部分学生独自居家的情况,因需设项,加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从疫情早期开始,就陆续在线上为学生组织心理主题班会,推广心理健康操,开展网络文化宣传活动,推介专业权威的健康教育信息,帮助、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居家活动。复学后,学校将继续开展如每日一歌、列快乐清单、“吾爱吾”心理课等,重点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及时干预,优化心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同时,学校还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疏导、自我教育,增强师生心理正能量。
银星小学,也是随迁子女学校,为了准确排摸掌握“五一”小长假期间师生流动信息,学校除了采用信息登记、健康随申码查验等方法外,还在复学复工前,利用微信中的小程序资源——“通信行程卡”,进行再次验证,确保师生来校前14天在沪。
银星小学和华星小学两所学校分别与颛桥小学和北桥小学结对。本次防疫工作中,结对学校间密切沟通,深度互动,多次召开一体化防控与开学工作专题研讨会,现场观摩学习。在两所优质公办小学的指导和帮助下,两所民办小学无论是“两案十制”等文案制定,还是防疫措施的具体落实,都得到跨越式提升,顺利通过防疫复学现场督查。
鑫都小学,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学校充分利用莘庄工业区航天局高科技资源——智能消毒机器人完成校园和教室各处的消毒。学校还通过“云家长会”,对全校家长进行防疫和开学工作专题培训,并及时反馈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为了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居家学习的状态,学校还在劳动节前完成了全样本家长网络问卷调查,家长对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家长成为学校防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主动参与到学校防疫现场演练、复学后的安全护校等工作中。
航华一小,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善于调动社会力量,联动街道、社区、家庭、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并得到有利资助。同时,通过交警、市场监管,疾控中心等做好开学的培训,保障校门口交通的畅达。学校以校内外协同合力举措,守住师生健康安全。
莘庄镇小,建立关爱医护人员子女指导群,关心抗疫第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师的事迹被闵行教育刊登,心理健康指导文章还被“上海学校心理公众号”刊发,并针对未能返沪的学生,做好个别化教学辅导方案。
罗阳小学,做好复学后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谋划教学策略,精心调整教学计划。积极变革教学方式,精准定人课后辅导,保障无法返校学生学习,通过学校制作的“码书”资源和线下开学后的复习讲义作为学生居家学习的内容补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