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绘就国家战略的内江“作战图”——《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诞生记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内江日 2020-08-04

◇本报记者 段春秀

7月30日,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对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总体谋划部署。

《决定》出台的过程,是内江对标对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凝聚思想、增进共识的过程。

《决定》出台的过程,是内江强化使命担当,抢抓历史机遇,全力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终端见效的过程。

《决定》出台的过程,是内江汇聚民意、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各地各部门找准融入思路和路径,凝聚强大合力的过程。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前夕,7月28日,内江市与遂宁市在内江举行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交流座谈会,双方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南翼跨越、毗邻突破。

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份份饱蘸川渝人民热切期待的协议陆续变成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决定》从纸上变成现实,必将深刻改变内江城市能级和发展格局,必将显著提升内江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优势,必将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提供强大战略动能。

《决定》从酝酿、起草、出台如此快速落地为具体行动,系统回答了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市委践行“两个维护”、担当重大政治任务和发展使命的坚定自觉,彰显了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7月10日,省委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审议通过《决定》。

2020年7月30日,市委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对标对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和统揽全篇。

会前,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先后召开,并组织开展市领导牵头领题的课题研究活动,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做好与成都、重庆相关方面的工作衔接,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强劲开局。7月16日,市委专门举办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研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重大问题,为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省委赋予内江的光荣使命,是内江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见证历史变革是一种荣幸,把握时代坐标是一种使命,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是一种忠诚。”市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一定要确保国家重大战略在内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贡献内江力量。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内江怎么看?内江怎么干?

翻看《决定》,全文由4部分构成,共16条。

从主线来看,《决定》把对标对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和统揽全篇。

从内容来看,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江怎么看、怎么干,结构清晰顺畅、逻辑严密自洽。

从实践操作来看,《决定》没有“平均用力”,每一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市级部门都能准确地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路径。

一个定位非常明确

《决定》是内江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实施、省委决策部署的任务书、作战图

近日召开的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指出,《决定》是内江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实施、省委决策部署的任务书、作战图。

《决定》分4个部分,共12页。虽然文字少,但是干货满满——

从《决定》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要包括深刻领会重大意义、坚定肩负战略使命,重点阐述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义、认识和要求;

第二部分,“准确把握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包括指导思想、融入思路、融入路径;

第三部分,“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先行突破”,主要包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重点阐述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七项任务;

第四部分,“着力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各方参与的良好局面”,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作用、凝聚各方合力,重点阐述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四项保障措施。

“主线十分明确,既要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省委交托内江的光荣使命任务高度契合,还要对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拓展和升华,必须一以贯之、一体推进、一抓到底。”回顾《决定》起草过程,文件起草组成员说。

“既要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又要力求精炼务实,还要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文件起草组成员说,这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让《决定》精炼务实,有这么一个细节:初稿有12000多字,到《决定》(讨论稿)时只有5000字,砍掉了近7000字,缩短到12页。

对起草组成员来说,还有一个难度,既要站位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来谋划,注重与正在编制的国家规划纲要、省委全会《决定》相衔接,又对目前国、省已经明确的事项进行前瞻部署,还要处理好宏观部署与微观落实的关系,注重从战略上、方向上谋篇布局,除支撑性重大项目和全局性重大事项外,其他具体项目和事项留待后续制订实施意见和“十四五”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

“所以在《决定》中,有些项目不能太细,有些地方我们是适当‘留白’。”起草组成员说,“留白”内容待下一步具体措施出台后再细化完善。

一种姿态集思广益

最大限度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前夕,我市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就全会文件听取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

“这只是起草《决定》集思广益的一个侧面。”起草组成员说。

《决定》初稿形成后,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并按规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在数易其稿中统筹考虑、充分尊重各方意见,把能够采纳的尽量采纳,力求精炼务实,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吸收采纳。

为起草好《决定》,市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文件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起草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开会研究、亲自定向把关,确定主题主线、框架结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对文稿进行审改,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为确保全会在7月下旬如期召开,就意味着起草组必须加班加点。一位起草组成员说:“有时连睡觉都在想如何改《决定》初稿。”

另一位起草组成员说:“对于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反复求证,并且多次电话短信沟通,只为更精准。”

这份《决定》明确了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紧扣省委赋予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内江。融入思路是,坚持联通双城、抓配套服务;坚持联合毗邻、抓协同突破;坚持联动市域、抓自身发力。融入路径是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建设,实施“五项重大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势能、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位起草组成员说:“《决定》稿在起草过程中,是根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精神,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实施‘五项重大行动计划’进行了优化完善。”

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一个集思广益的《决定》,一个既站位全国全省大局又面向内江实际的《决定》,一定能汇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国家战略在内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