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家是栖身之地,家是心的寄托,家是生活的希望所在。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理解和关爱,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在贵安新区,有这样两个幸福家庭,他们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18年度贵安新区“最美家庭”陈利平家庭、刘泽秀家庭,聆听他们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
幸福的夫妻俩 (王溶兰 摄)
刘泽秀家庭:不离不弃 无怨无悔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现实生活中,能患难与共的夫妻屈指可数。在贵安新区湖潮乡汤庄村,只要一提到刘泽秀,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她和丈夫的爱情很好地诠释了不离不弃的真谛。
17年前,刘泽秀的丈夫熊江忠因在劳作过程中意外受伤,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年仅38岁的刘泽秀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丈夫和抚养3个未成年孩子的重担。
熊江忠早年经人介绍认识妻子刘泽秀后,就对她一见钟情,之后便结为连理。两人结婚后,汤庄村的一间小出租房便成了他们暂时的家。婚后,两人育有3个孩子,夫妻俩踏实努力的为生活忙碌着,一家人过得平淡幸福。
2002年10月,灾难降临到这个和睦而勤劳的家庭,熊江忠在劳作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那年10月的某一天,我和他在地里干活,突然间他就摔倒在地,动弹不了,我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刘泽秀讲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熊江忠自意外发生以后就瘫痪在家,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受伤那年,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2万元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刘泽秀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刘泽秀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每天起早贪黑照顾丈夫和孩子、料理农活、收拾家务,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大爱。
自从丈夫瘫痪后,刘泽秀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忙碌。洗衣做饭,给丈夫洗漱、擦身、翻身,帮他收拾大小便,然后再喂饭、喂药。晚上睡觉时,因为熊江忠不能动,几乎每隔二十分钟刘泽秀就要给丈夫翻动身体。
刘泽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着自己的丈夫,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医生告诉我,要经常给丈夫翻身,这样才有利于血液循环。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一个姿势睡久了,他就会全身发麻不舒服,所以我隔一会就会给他翻动身体。”刘泽秀说道。因为照顾丈夫,17年来,刘泽秀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为减少丈夫的病痛,刘泽秀学会了按摩,并且每晚都会给丈夫进行按摩。天气好时,刘泽秀会用轮椅推丈夫到门外晒太阳。
17年来,刘泽秀细心呵护,不离不弃,用一颗真心坚守在丈夫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丈夫也对她十分依赖。村里人都说,刘泽秀不容易,这样的妻子实在是难找。
面对大家的称赞,刘泽秀还有些不好意思。“只要我在一天,就会一直把他照顾下去。”刘泽秀语气坚定地说道。
孝顺的好女儿 (刘先诚 摄)
陈利平家庭:夫妻恩爱 敬老崇德
在高峰镇樟缘社区,一提起陈利平,认识她的人脸上总是会流露出羡慕的神情。陈利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和丈夫令狐昌新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团结邻里,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
陈利平和丈夫都在监狱工作,两个人在单位上既是亲人也是同事,他们爱岗敬业,互相扶持,为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一直努力着,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由于丈夫的工作比自己忙碌,结婚以来,陈利平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孩、老人,做家务等各种杂事,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她不仅是家里的贤内助,更是我工作的坚强后盾,要不是她的支持,我在工作中也不会取得现在的好成绩,我是打心底里感谢她对这个家付出的一切。”陈利平的丈夫令狐昌新说。
相同的生活经历,使陈利平和丈夫的心贴得更近,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础。结婚30年来,两人同甘共苦,共同化解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成为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他们夫妻俩即是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工作上的好伙伴,遇到困惑能够相互开导,遇到困难能够共同解决,街坊邻居都很羡慕他们。”高峰镇樟缘社区妇联主席王梅说。
“妈,这是您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多吃点啊。”陈利平一边给婆婆史金芬夹菜,一边对她说。陈利平的婆婆今年86岁,自儿子和陈利平结婚以后,就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小平对我可好了,每天早上起床会给我梳头,晚上又帮我打水洗脚,擦拭身体,清洗换下来的衣服,就像女儿一样贴心。”提起陈利平,史金芬赞不绝口,脸上展现出孩子般的笑容。
“等婆婆吃完饭,我还要把饭菜装好给我的母亲送去。”陈利平说。原来,陈利平的母亲就住在她家隔壁,今年已有90岁高龄,陈利平每天都会做好一日三餐给母亲送去。
两位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平时生活难以自理,陈利平就负责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两位老人起得早,陈利平每天便会早早地起床为她们洗脸、做饭、打扫卫生。每天,陈利平就这样两点一线的照顾着家里的两位老人。
天气好的时候,陈利平会搀扶着她们出去活动,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邻居们经常会看见她们三人在小区里散步、晒太阳的温馨场景。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挺不容易的,我要尽我所能照顾好她们,让她们安享晚年。”陈利平说。
在陈利平地悉心照顾下,两位老人身体硬朗、乐观开朗,经常笑容满面。
“在我们社区,陈利平一家与邻里之间相处得十分和谐,只要邻居家有困难,她和家人总是会热心去帮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王梅说。
陈利平的女儿自小看着母亲悉心照顾老人,耳濡目染中,她也成为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我还记得女儿用自己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个足浴盆,让我每天晚上都能泡泡脚,有利于睡眠。”陈利平欣慰地说。
休息日,陈利平的女儿都会回到家帮着她一起照顾两位老人,主动洗衣服、打扫卫生,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记者手记】家风好才能“都挺好”
家风是盛满亲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家风好才能“都挺好”。
在陈利平的家庭中,他们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塑造了良好的家风。
在照顾老人方面,街坊邻居看到陈利平的举动后,也常以她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很多人在看到陈利平孝老敬亲的举动后,都改变了原来对自家老人怠慢和冷漠的行为。
陈利平一家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为营造美丽社区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在采访刘泽秀时,这位乐观朴实的农村妇女尽量表现得轻松。可每当谈到丈夫17年来承受的苦痛时,她的眼中总会噙满泪水。
记者在刘泽秀家采访时,坐在一边的熊江忠总是默默看着妻子,眼神里充满了感谢和心疼。
当天中午时分,刘泽秀为丈夫做午饭时,她开玩笑地对丈夫说:“世界第一好的老婆都被你找到了,你还真是有眼光啊。”引得丈夫哈哈大笑。
即使生活再困难,在刘泽秀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什么困难都可以挺过去。
记者相信,刘泽秀家庭不离不弃、互敬互爱的良好家风也会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