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八旬老人,用心用力照顾患病儿子50载,用实际行动阐述“老牛舐犊”;
一位,是痴情男人,多年来细心照顾患病妻子,以真心讲述“相濡以沫”。
平凡中透露伟大,平淡中彰显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018年度贵安新区“家庭美德之星”周纯福家庭、杨继昌家庭。
周纯福家庭:八旬老人 照顾患病儿子50载
作为一名退休工人,他本可以像其他老人一样,每天看看报、下下棋、聊聊天……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生活,对82岁的周纯福来说是那么的奢侈。为了照顾患病儿子,周纯福每天的活动范围基本都限于方圆两三里内。50年来,他一直是永远“长不大”的儿子坚强的后盾,儿子也是他永远无法放下的担忧。
周纯福家住贵安新区高峰镇高峰社区。记者走进周纯福家时,他正在打扫卫生。在周纯福的打理下,两居室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其儿子周海东则靠坐在床上午休。
“如果不是那场高烧,海东现在应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了。”周纯福说。1969年,刚满半岁的周海东突发高烧,这场高烧让他患上了脑膜炎,从此再没有学会说话,智力也基本没有增长。
“受脑膜炎的影响,儿子还患上了精神病。”周纯福说,“发起病来,他不是满地打滚,就是砸东西、打人,整夜地不睡觉,真是太可怜了。”提到周海东,周纯福微微把头偏向一边,擦拭了一下眼睛。
“来,儿子,坐起来,爸爸给你刮胡子。”周纯福接了盆水向周海东走去。看到父亲走来,周海东“咿咿呀呀”激动地叫着。“他在给你们说‘爸爸要给我刮胡子了’。”周纯福对记者说,“和儿子朝夕相处了50年,他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也只有我能听得懂了。”在刮胡子过程中,50岁的周海东像小孩子似的盯着周纯福,脸上不时露出欢乐的微笑。
儿子生病,对周纯福已是一大打击,但屋漏偏逢连阴雨。2003年,周纯福大女儿因病去世,老伴徐英伤心过度引发脑淤血导致偏瘫,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周纯福家里由一个卧床不起变成了两个,看护和照顾老伴、儿子的任务,完全落在他一人身上。
“这么多年来,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怕儿子在家里磕着碰着,早上天刚亮,儿子起床我也起床,晚上要等儿子睡着了,我才敢睡。”周纯福说。
每次出门前,周纯福都会把老伴和儿子安排在一间房里,确保周全后才会出门。为了减少出门次数,周纯福买菜都会挑选一些便于保存的菜品,比如土豆、海带、南瓜等。
50年来,在照顾儿子这件事上,周纯福亲力亲为,每一顿饭,每一勺水,都会亲自端到儿子嘴边,一口一口地喂。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周海东在吃饭时突然发起了脾气,双手一推,滚烫的饭弄了周纯福一手。刚想发脾气的周纯福,看见儿子流下了眼泪,便没舍得训斥,强忍着疼痛把饭喂完。
周纯福家中的冰箱上着锁,记者好奇解锁打开看到,里面放着家中所有刀具,而房间里稍微尖锐一点的器具也被周纯福用胶布缠了一层又一层。
“这些东西要是不收拾好,很可能会伤着海东或他人。他发起病来,什么东西顺手就砸什么,控制不了轻重。你看地上这些厚毯子也是为他铺的,就怕他摔着。”周纯福说。
为了照顾儿子,周纯福无法与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会照顾儿子。但我十分担心,儿子以后怎么办呢?”一想到儿子以后的生活,周纯福就变得忧心忡忡。
杨继昌家庭:相濡以沫 书写真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承诺让他愿意付出一生时间去陪着她。他就是家住贵安新区湖潮乡磊庄村的杨继昌,27年来,他与妻子同甘苦,共患难,一起撑起了他们艰辛而温暖的家。
“不离不弃,坚守承诺”,这是大家对杨继昌的评价。在与疾病和困难抗争的岁月里,杨继昌和妻子刘梅相濡以沫,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患难与共的真情,深深地感动着乡亲邻里。
1992年,杨继昌和刘梅在朋友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并育有两个儿子。婚后,夫妻俩一个主外打工挣钱养家,一个主内在家带小孩做家务,生活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幸福甜蜜。
2002年的一天,刘梅突然双眼失明,到医院检查时发现是患上了脑瘤,随后身体活动也开始不便。“刚开始,小梅还能在我的搀扶下活动,可随着时间推移,病情越来越重,后来每天只能卧床休息了。”杨继昌说。
为了医治妻子的病,杨继昌多方打听消息,并带着妻子到各大医院治疗。“生病以后,我们去过各大医院咨询专家,也拜访过许多农村土医生。只要有可能治愈小梅的病,我就带着她去试一试。”杨继昌说。
2004年,医生建议对刘梅进行手术治疗。那时的杨继昌,虽然上有老下有小,且收入微薄,但他仍然到处借钱,东拼西凑筹足手术费,送妻子去做了手术。
手术后,在杨继昌的悉心照顾下,刘梅的身体慢慢有了起色。
自刘梅生病失明后,杨继昌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帮她洗漱、做早餐,外出上班前也会提前做好午饭,而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也是为刘梅做晚饭。每晚睡觉前,杨继昌还会给刘梅擦洗和按摩身体,直到刘梅点头表示舒服为止。
“老杨对我是真的好。失明以后我什么都做不了,老杨一个大男人把家里打整得井井有条的。要知道,我刚生病那会,大儿子才10岁,小儿子也刚7岁,从那个时候起,整个家庭全靠老杨一个人撑着。”刘梅说,在照顾过程中,杨继昌摸透了她的生活习惯,每次吃完饭,手中碗筷刚放下,还没开口说话,杨继昌就将接满了温水的杯子递了过来。“虽然很辛苦,但老杨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前段时间我没胃口吃饭,人瘦了一些,可把老杨急坏了,每天变着花样做菜给我吃。亲戚朋友都羡慕我嫁了个好老公。”刘梅说。
为了照顾这个家,杨继昌从不出远门打工,即使偶尔外出办事,也总是办完事情后匆匆往家里赶。
“天气晴朗的时候,老爸会扶着老妈在村里四处转悠,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我自嫁进这个大家庭以来,从没见他们两人斗过嘴,红过脸。”杨继昌儿媳白群丽对记者说:“受老爸一言一行的影响,我老公对我和孩子也特别好,结婚以来从没和我起过争执,做什么事情都先想着我。”
【记者手记】
幸福就是不放弃
在亲友们眼里,周纯福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信心。同样,在乡邻眼中,杨继昌与妻子是一对“羡煞旁人的眷侣”。
不幸没有压倒他们。他们用积极向上、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用不辞辛劳、勤俭持家的实际行动,不断战胜困难,在改善亲人生活状况,维持家庭完整的同时,也赢得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是的,有时候,幸福,就是不放弃,就是悉心照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