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雪中的坚守者

2020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2019/1/3

2018年12月27日以来,贵安新区迎来低温天气。凝冻来袭,夜间路面温度-6℃,贵安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贵安供电局、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人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风雪中,他们通宵达旦守护,他们是这场雪凝天气中最可爱的人。

  他们高速路上坚守5天5夜

2018年12月30日21时左右,在贵安大道湖潮大桥路段,路边的温度计上显示-6℃,漫天雪花簌簌而下,昏黄的路灯下,警灯闪烁,贵安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员拿着铁锹铲雪、除冰、撒盐……

“雪凝有点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场除了铁锹与冰凝碰撞发出的声响外,还有大家不时的提醒。

从2018年12月29日以来,这样的场景在贵安大道、黔中大道、百马大道等各条路上都上演着。

自抗凝冻以来,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全体民警取消休假,全警上路,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路段,进行保畅工作。

2019年1月1日,记者见到何宇坤时,他刚从花安高速抗凝保畅现场回到队里,在值班室里躺下没一会儿,一脸的疲惫。

作为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综保区中队中队长,何宇坤已经熬了5个通宵,一直都坚守在抗凝现场。而他和8名同事的抗凝阵地就是新区范围内的高速路——花安高速。

花安高速贵安境内虽不长,但极容易出现凝冻情况,为了做好抗凝保畅工作,何宇坤与花安高速“一路三方”做好沟通。自气温下降以来,何宇坤与同事们一起,采取24小时巡逻监控,随时掌握路况。

2018年12月30日晚,花安高速气温降至-6℃,尽管何宇坤和同事配合高速“一路三方”早早就进行了撒盐除冰,但凝冻现象依然严重,为了确保人员安全,经过商定,只好采取临时关闭收费站的形式,但他们也并未闲着,而是和业主、养护部门一道,每隔一段时间就全线撒盐,缓解路上的雪凝情况。

“晚上我们不停地往返高速10多趟,一共撒了4次盐。”何宇坤说。

当天晚上9时左右,他们在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有凝冻,就联系业主养护部门开展撒盐处理。待雪凝天气有所缓解后,他便和同事一起,开着警车,采取警车带道压速的方式,带领车辆安全通过花安高速贵安段,这样一趟又一趟,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结束。

自2018年12月27日以来,这样的情景每天凌晨或晚上都在花安高速上演着,一个又一个通宵达旦,何宇坤和同事们一直这样坚守着,巡逻、撒盐、带道,从27日开始,何宇坤和同事已经在花安高速上“奋战”了5天5夜,没有睡过安稳觉,更别提回家了。

“只要大家出行平安,辖区道路畅通,我们的付出都值得了。”说起这几天的工作,何宇坤说,其实每个同事都是这样辛苦,一样的通宵达旦,正是大家团结一心,才有力保障了凝冻期间新区各条道路的畅通、百姓的平安出行。

截至目前,在各有关部门联勤联动下,措施到位、处置及时,贵安新区辖区道路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未出现道路缓行拥堵现象,无滞留人员车辆。

  他们凌晨踏雪上山观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风雪,翻山越岭默默守护着百姓的万家灯火。他们就是贵安新区的保电巡线人。

2018年12月29日夜间,贵安新区迎来雪凝天气,整个新区都变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为了让群众过一个暖冬,凌晨5时左右,贵安供电局一线工作人员便动身前往位于170厂附近的110千伏青甘线观冰点进行覆冰观测工作。

“注意安全,上山的路上都是冰,很滑。”贵安供电局生产技术部输配一班班员邵正义提醒同事。

110千伏青甘线位于山顶,位置比较高,需要穿过丛林。当天上午11时左右,记者随工作人员前往该地点,上山的路并不好走,非常陡,有些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行。虽然已接近中午,山上的气温依然非常低,只有-3℃,并且满山都是积雪和冰霄,树上的冰大约有五六毫米厚。

到达目的地需要爬行半个多小时,而这已经是邵正义和同事们这天的第二次上山观测该点的凝冻情况了,可以想象凌晨5时的时候他们上山的情况有多“糟”。

到达观冰点后,工作人员开始分工合作,一人用望远镜观测线路情况并用卷尺测量线路覆冰值,另一人用相机拍摄线路、杆塔,对每条线路、每个基杆塔都一一进行了检查,并全程做好记录。

“青甘线006号塔覆冰厚度3毫米,线网运行正常。”邵正义认真记录着观冰的数据,并向后台报告观测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该地点周边树枝上都结上一层厚厚的冰,但通过观测,该点的结冰还未达到融冰值,线缆未受影响,供电正常。

为了很好地掌握各个观测点的情况,保证新区各个电网的运行正常,凝冻加重后,邵正义和同事们便取消休息,全员在岗待命。

他们每天凌晨5点就要前往各个观测点,凝冻严重的时候,去观测点的路全都是雪凝,有时候路上的雪凝太大,车不能开了,他们便将车停下,步行上山,一个来回需要几个小时。

“你肯定没见过凌晨5点的贵安,尤其是下雪的时候,到处是洁白的,像童话世界一般,特别美,从山上看下去,更是一片雪的世界。”说起自己的工作,邵正义还打趣地说。

他和同事们一样,都是连续几天吃住在单位,更别说陪家人跨年了。邵正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供电人,其实每年都要做好这些准备,每当出现雪凝天气时,都要放弃休息,不能与家人团聚,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岗位上,再大的雪凝,都要前往一线抗凝保电,看到群众围坐在温暖的房屋里,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为了保障新区供电正常、百姓温暖,2018年12月28日起,贵安供电局每天安排人员对新区26个覆冰观测点进行观测,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安排2—3次现场观冰工作。通过全线观冰工作发现,目前贵安新区各条线网均未受这场雪凝的影响,供电均正常。

  他们持续撒盐铲冰保畅

其实同样的坚守与默默付出的,还有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

2018年12月30日傍晚,随着夜幕降临,贵安新区范围内开始出现了零星细雨。天,更冷了!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包顺江,正坐在值班室里,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前往一线抗凝。

屋外的北风,“呼呼”地肆无忌惮地吹着,雨雪也正悄无声息地下着。

“嘟嘟!”包顺江迅速拿起电话。“湖潮大桥发现桥面出现大面积凝冻现象,现场力量难以处置,请求增援!”电话那头,传来一线巡查路况的同事紧急的声音。

“收到,我们马上到!”放下电话,包顺江转头就将情况告诉一起值守的10多名同事,他们带上对讲机,拿上铁铲和警示锥,朝着存放工业盐的仓库跑去,不一会儿,包顺江和同事就利索地把19袋工业盐装满了2个皮卡车。

21时许,包顺江与14名值守同事,开着1辆警备车、2辆皮卡车向湖潮大桥驶去。因雨雪飘飞,气温低下,贵安新区的道路已出现湿滑情况。为了安全,车速并不快,坐在车里的包顺江,打开手机看了一下天气。“零下8摄氏度!”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到达湖潮大桥后,包顺江看到湖潮乡执法大队的10名值守工作人员已经抵达现场。见状,包顺江迅速打开车门,头顶下着似雪的小雨,迎面是刺骨的北风,大家不禁冷得打起哆嗦来。

而眼前的景象,也让包顺江与同事又吸了一口冷气。因气温太低,雨雪交加,湖潮大桥桥面的冰已有厚厚一层,还有点点雪花附在上面。考虑行车安全,贵安新区值班交警已经将该路段实施了管制。

为了让等待通行的车辆尽快安全通行,没有多想,包顺江与同事分了下工,扭头就爬上皮卡车,“哗”的一声把工业盐袋撕了个大口,拿起铁铲就往袋子里铲盐,抛向桥面。

顿时,这边“哗哗”像雪花似的工业盐,那边“当当”的铲冰声不绝于耳,在明亮的路灯照射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风雪仍然肆无忌惮地席卷,大伙儿撒盐除冰的行动依然火热地进行着。

由于桥面结冰现象严重,加之整个湖潮大桥长近300米,桥面宽阔,包顺江与同事从拿起铁铲那刻起,就一直没放下过。直到22:20,包顺江铲完最后一铁铲薄冰丢在桥边沿,看到了已经没薄冰的路面,才直起身体来。

再回头,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没有薄冰与雪花的桥面清晰地显露眼前。包顺江兴奋地抖了抖脚上的雪,才发现,自己的两只鞋已经湿透。

“凝冻期间值班都这样,已经习惯了!”看看大家湿漉漉的双脚,被北风吹得红彤彤的鼻子,包顺江坦然地笑道。

22:30许,湖潮大桥凝冻解除,交通管制取消,过往的车辆安全驶过。

其实,包顺江也只是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抗凝保畅队伍中的一员。

自从接到省气象局重要气象专报以来,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积极安排部署,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准备了工业盐、防滑链、铁铲和化雪融雪等抗凝冻应急物资,全体人员均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全力投入抗凝保畅工作中。

  记者手记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3时40分:“花安高速进行第一轮预防性撒盐”。

0时33分:“贵安大道巡逻:路面潮湿,暂无凝冻现象。”

1时20分:“平寨互通桥上温度计显示-1℃,辖区道路畅通,路面干燥,部分桥面有少量积雪,未发现凝冻现象。加强对路面及桥面巡逻,随时关注路面及桥面变化情况。”

……

在贵安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的工作群里,每天24小时,总有不同的路况信息在报送,从凌晨到深夜,从不间断。

其实,不仅是贵安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贵安供电局和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贵安新区公路管理局在出现凝冻天气以后,自发成立“志愿服务先锋队”,深入新区各个路段开展抗凝保畅工作。在X037甘凯线、S102贵烟线、X001线等公路干道和村组路上,常常能看到路政执法车警灯闪烁,路政人员一路开道、巡查、除冰、清障。

推车、撒盐除冰、救援,顾不上身上的雪、刺骨的寒风和冻僵的双手,更顾不上远在家中的亲人,他们冒着风雪上路,踏着泥泞与疲惫下班。

这几天来,在路上的,远不止他们,还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门在背后默默守护,守护每一个清晨的到来,守护平安与温暖。这个冬天,他们的付出与坚守,温暖了贵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