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计有“靓度” 城市有温度——2019年花溪大学城首届“城市家具与艺术小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作品介绍

2020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2019/11/15

“城市家具与艺术小品”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性格的典型体现,不仅为人们室外活动及出行的功能需求提供了保障,同时又有助于城市空间景观的塑造,在环境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前不久,在2019年花溪大学城首届“城市家具与艺术小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参赛作品《“安”放青春》获得交通服务设施类金奖;贵州师范大学的参赛作品《空间方程式——拼合式移动公厕概念设计》获得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类金奖;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的参赛作品《“茶盏”——景观小品设计》获得美化丰富空间设施类金奖;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意潮工作室的参赛作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获得公共休闲服务设施类金奖。

这些获得金奖的作品都有什么亮点呢?今天,就让记者带大家来看看。

  《“安”放青春》:

  融入贵安元素 彰显城市魅力

《“安”放青春》设计图。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优化公共交通设置,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在2019年花溪大学城首届“城市家具与艺术小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来自贵州大学明德学院2016级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龙胜方代表团队说出了创作的初心。

龙胜方口中提到的作品,正是《“安”放青春》。

除了龙胜方以外,参与设计《“安”放青春》的小组成员还包括叶彤彤、丁富贵、田艳、刘雄,他们共同协力设计制作出公交站台、人行天桥、道路辅助三大块内容。

“在作品创作前期,我们经过详细调研,了解到大学城目前已建的站台、天桥、路障等的使用情况,经过综合分析,才确定了设计方案。”龙胜方说。

龙胜方介绍说,在《“安”放青春》中,最突出的公交站台与现有站台相似而又不同,增设了很多细节设计,让一个简单的公交站台拥有更强大的功能;蓝色的公交站台中原本V字形的装饰物被设计成了W形,站台前设置有外挑挡雨板、摄像头、语音播报、临时充电处、智能查询处,在公交站台的后方设置有垃圾桶,同时还配备了共享单车停放点和无障碍坡道。

“这次我们在设计中,将很多小功能集合在一起,希望这个公交站台不仅仅只是个站台,更希望他能够成为群众的小补给站。”龙胜方说。

此外,《“安”放青春》中道路辅助这块内容也独具特色。该作品中的道路辅助包含路障、导向牌和路灯,小小的辅助道具包含了丰富的贵安元素。

其中,路障设计以“贵安”为主题,通过“贵安”两个字的首字母拼音拼接组合而成,寓意贵安新区社会和谐安定、交通安全、人民安居乐业;导向牌设计色彩上以蓝色为主,造型上以不同的符号、图形以及视觉符号“GA”组合而成,造型独特,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塑造景观形象、吸引人注意;路灯以白色为主,灯杆材料选用Q235钢,灯杆表皮防腐处理为热镀锌镀锌层,表面光滑美观,光泽一致,无皱皮、流坠及锌瘤、起皮、斑点、阴阳面缺陷存在。

“我们设计的项目有利于改善大学城的交通状况,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需求,同时减少交通安全隐患。”龙胜方说,“下一步,大学城管委会也会考虑将我们的设计运用到实际中,我们都非常期待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

  《空间方程式——拼合式移动公厕概念设计》:

  美化环境 节约能源

《空间方程式——拼合式移动公厕概念设计》设计图。 祝浪 摄

“在贵州的一些旅游景点和其他城市都有移动公厕,但我觉得这些移动公厕外观设计和组合方式都不完美。”参与设计《空间方程式——拼合式移动公厕概念设计》的贵州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三学生邢文江说,将公厕的外观设计和组合方式做得更好,可以达到既美观又便利的效果。

《空间方程式——拼合式移动公厕概念设计》主要包括单元内部多功能的多种求解方式、外观形式的多种求解方式、组合形式的多种求解方式和生态节能的多种求解方式。

据邢文江介绍,此次他们设计的移动公厕从公厕的内部设计、外观设计、组合设计及生态节能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移动公厕的内部设计方面,在满足如厕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使用了蹲坐一体的厕具设施,同时增设了母婴室功能和无障碍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在外观上利用带状照明优化传统如厕提示方式,看上去既美观又大方。

外观设计方面,选用了六边形平面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厕所的数量,不影响厕所的外观美感;除增设使用功能外,利用外观立面植入地域文化、商业广告和城市讯息,形成360度可视效果,并根据不同场地的需求可选择LED显示屏、喷绘、立体绿植等多种表皮形式。

组合形式方面,以六边形进行拼合,根据场地和需求可出现多种组合形式,在增加空间趣味性的同时,还能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不影响城市或景区的形象。

生态节能方面,利用生物降解生态系统进行粪便收集和处理,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顶部利用玻璃材料便于获得更多的自然光源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避免厕所内部的局促感;顶部加装太阳能供电系统以满足夜间照明、如厕提示灯和LED显示屏等的用电需求,厕所底部考虑自然通风系统,保证厕所内部空气流通。

“我们的项目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如厕需求,也能够美化环境、节约能源。”邢文江说,“希望我们的项目能够尽快得到推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茶盏”——景观小品设计》:

  传统与现代碰撞 时尚与个性融合

《“茶盏”——景观小品设计》设计图。 祝浪 摄

“此次我们团队设计的《‘茶盏’——景观小品设计》能够获得美化丰富空间设施类金奖,让我们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参与设计《‘茶盏’——景观小品设计》的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大二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明钰彦说,“这次获奖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对我们的一次极大鼓励。”

据明钰彦介绍,为了在2019年花溪大学城首届“城市家具与艺术小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学校还专门组建了创意团队,让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参与设计。

“传统工艺始终在为现代艺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它连接历史和未来,融合经典与时尚,正在构建当下具有中国风尚的生活美学。”明钰彦说,他们设计的“茶盏”作品,是将瓷胎竹编这种传统工艺用现代装置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对外形和材料的变换、重组变异,将形式转化再造;设计中延用竹编的色彩和肌理,选用钢构材料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形体夸张放大变换,形成一种新的景观小品视角形象,与环境再造相比而言,重视对艺术作品事物本身形象特征的改变,表现出对传统形式和观念的革新,融入新的创意思维。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瓷为胎,竹为饰’是这类竹编工艺的典型特征。”明钰彦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竹编工艺品已经渐渐消失,传统的竹编民族手工艺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为了能够将竹编工艺继续传承下来,他突发奇想提出设计“茶盏”。

“我们的作品就是把传统文化寓于城市建设中,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景与文化景观,展现一种时代生活美学与生活方式。”明钰彦说,他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尽快在城市中展现,他和团队成员都很期待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变为现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城市披“外衣” 和谐又环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设计图。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我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DNA,透过极具视觉焦点的设计,犹如用一层美丽的”外衣“去彰显其城市魅力。”参与设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意潮工作室的学生李芳说。

据李芳介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枝为元素,抽象化的展示城市艺术魅力,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娱乐健身区、休息区、照明灯具,整个主题贯穿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重视物的功能效应、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环境、谋求“人——物——环境”系统的和谐。

其中,娱乐健身区地面采用了孟菲斯设计风格,整个区域涉及规划包含了曲线杠杆攀爬、球形娱乐设施、互动木桩、攀爬网、螺旋线座椅,以及健身器材,满足各类人群需求;休息区包含座椅区、遮阳区、售卖店,该区域主要以抽象化线条为设计元素,在座椅区设置有充电插口,并在售卖店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休息区的人提供手机充电,达到实用与艺术的双结合;照明氛围灯以树为设计元素,以其外观衍生设计出外摆灯及氛围灯。

“能够为贵安新区这座城市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升城市品质,我们都感到很荣幸。”李芳说,“我们团队成员都很期待能够早日看到作品变为实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