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崛起的品牌——全市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工作侧记

2020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宿迁门户网站 2012/9/28

宿迁新闻网讯(记者陈实)拥有中国名牌商标1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江苏名牌产品68个、市级名牌产品118个。这些光彩耀人、璀璨夺目的“名牌”,在为宿迁企业带来了丰硕利润的同时,也为宿迁赢得了更高的美誉度。

全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以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绿陵肥料、箭鹿服装为代表的一批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快速崛起,已经悄然引领着宿迁经济发展进入了“品牌时代”。扩品牌规模促产业集聚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招大培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市将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以推进企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总体思路,我市在不断健全品牌创新机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上的重要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我市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白酒检验中心、国家玻璃制品检验中心和10个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在积极推动彩塑包装等传统产业品牌升级的同时,着力引导强维橡塑等新兴产业创建省级品牌。提品牌层次助产业发展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市由开始的一穷二白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品牌层次的提升对产业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凸显。

泗洪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发展水产产业条件十分优越,但长期以来多以散户养殖为主,品牌效益并没有充分显现。近年来,该县抓住水产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提升水产品品牌层次。如今,在该县临淮镇的螃蟹市场中,不但有了多个上规模的自主水产品品牌,甚至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配套物流业,本地的经纪人和外地的经纪人通过电话谈定规格、价格,然后通过物流公司发货、对方打来货款。有时两地的经纪人通了几年电话,做成了几百万元的生意,双方连面都没见过。

在临淮水产市场做生意的陈老板感慨地说:“如今,泗洪的水产业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广覆盖的生产和销售特色,实现了水产业从产品向品牌的转变,正在向更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壮大”。现在,我市通过重点打造洋河酿酒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积极壮大宿城经济开发区纺织产业集群、宿豫玻璃及粮食加工、沭阳粮食加工、泗阳照明电器等5个市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实力,将进一步拓展品牌培育范围,加快工程建筑、现代服务业、外贸出口等方面品牌培育,宿迁品牌的整体形象将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好品牌政策催产业腾飞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自我市连续出台名牌创建奖励制度和措施之后,娃哈哈、汇源、恒力集团等一大批中国品牌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同时,伴随洋河的成功上市,绿陵、双沟、秀强等本地企业也走上品牌腾飞之路。对名牌产品实施奖励,正是政府出台的好政策在品牌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出台《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后,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或江苏名牌产品、宿迁市知名商标或宿迁名牌产品的企业,区财政将分别给予不低于50万元、20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在宿豫区,该区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品牌建设工作与企业发展相挂钩,让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从中获益。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区大会上,该区就有30余家企业靠着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受到表彰,并现场领走了奖金150余万元。

今年,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品牌创建情况的督查,各县区将建立专项奖励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也将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对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在项目报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记者拥有中国名牌商标1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江苏名牌产品68个、市级名牌产品118个。这些光彩耀人、璀璨夺目的“名牌”,在为宿迁企业带来了丰硕利润的同时,也为宿迁赢得了更高的美誉度。

全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以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绿陵肥料、箭鹿服装为代表的一批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快速崛起,已经悄然引领着宿迁经济发展进入了“品牌时代”。扩品牌规模促产业集聚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招大培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市将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以推进企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总体思路,我市在不断健全品牌创新机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上的重要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我市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白酒检验中心、国家玻璃制品检验中心和10个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在积极推动彩塑包装等传统产业品牌升级的同时,着力引导强维橡塑等新兴产业创建省级品牌。提品牌层次助产业发展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市由开始的一穷二白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品牌层次的提升对产业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凸显。

泗洪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发展水产产业条件十分优越,但长期以来多以散户养殖为主,品牌效益并没有充分显现。近年来,该县抓住水产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提升水产品品牌层次。如今,在该县临淮镇的螃蟹市场中,不但有了多个上规模的自主水产品品牌,甚至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配套物流业,本地的经纪人和外地的经纪人通过电话谈定规格、价格,然后通过物流公司发货、对方打来货款。有时两地的经纪人通了几年电话,做成了几百万元的生意,双方连面都没见过。

在临淮水产市场做生意的陈老板感慨地说:“如今,泗洪的水产业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广覆盖的生产和销售特色,实现了水产业从产品向品牌的转变,正在向更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壮大”。现在,我市通过重点打造洋河酿酒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积极壮大宿城经济开发区纺织产业集群、宿豫玻璃及粮食加工、沭阳粮食加工、泗阳照明电器等5个市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实力,将进一步拓展品牌培育范围,加快工程建筑、现代服务业、外贸出口等方面品牌培育,宿迁品牌的整体形象将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好品牌政策催产业腾飞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自我市连续出台名牌创建奖励制度和措施之后,娃哈哈、汇源、恒力集团等一大批中国品牌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同时,伴随洋河的成功上市,绿陵、双沟、秀强等本地企业也走上品牌腾飞之路。对名牌产品实施奖励,正是政府出台的好政策在品牌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出台《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后,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或江苏名牌产品、宿迁市知名商标或宿迁名牌产品的企业,区财政将分别给予不低于50万元、20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在宿豫区,该区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品牌建设工作与企业发展相挂钩,让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从中获益。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区大会上,该区就有30余家企业靠着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受到表彰,并现场领走了奖金150余万元。

今年,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品牌创建情况的督查,各县区将建立专项奖励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也将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对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在项目报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