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互利共赢助增收

2020年10月30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网 2018/9/28

宿迁网讯 (记者  聂新兴 宋晓阳)9月15日一大早,宿城区龙河镇夹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沙军就来到离村部不远的“三来一加”加工点,安排当天的生产任务。这是一个典型的“来样加工”项目,由沙军和两名合伙人共同投资13万元创办,是宿迁集安沃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外协厂,加工衣柜抽屉、首饰和化妆品收纳盒等产品毛胚,集安沃公司负责提供产品设计图纸和收购,加工点自行组织原料采购和生产。

裁板、开槽、组装、打磨……

2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有一半的地方堆放着高密度板和裁切好开好槽的半成品,另外放着一台裁切板材用的精密锯,还有几名50来岁的女工正在组装,一切显得忙碌而有序。

“目前在这儿做工的有15人,其中留守妇女有11人,全来自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每月的收入在1800元-2000元。”沙军说,“我们准备再添一台精密锯,接更多的生产订单,把规模做大,带动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坐落在宿迁高新区的宿迁集安沃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是宁波“集结鼠”品牌家居收纳系统的宿迁研发及生产基地,2017年初建成投产,产品主要是高档衣柜抽屉、首饰和化妆品收纳盒等。公司总经理高念飞介绍:“我们在村里的外协合作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毛胚外协加工,另一块是贴皮(绒)。目前,毛胚加工点只有夹河村一个,贴皮加工点有大兴镇大兴居委会富民街道、晓店镇克先居委会、洋北镇老庄村等七八个,带动了当地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增收。”

以前,“三来一加”项目多是承接外地企业的订单,作为本土企业的集安沃公司为何会采取这样的合作方式呢?

“公司刚投产的时候,订单源源不断,但是工人很难招。用工难导致订单积压,为这事我可没少找高新区相关部门领导求助。”高念飞说。正当他为招工难题着急上火的时候,一位在村里工作的朋友找到了他,问公司的产品能不能拿到村里加工。正是这一问让他眼前一亮,思路大开,“公司招不到人,而农村有许多留守妇女在家想挣钱却没门路。如果在村里设加工点,既能解决公司用工难题,又能带动留守妇女就近就业,还能让村集体增加收入,一举多得,互利共赢,不是很好吗?”

去年底,高念飞联系上了宿豫区返乡大学生村创联盟,与返乡创业大学生开展外协合作,在村里设立了“三来一加”加工点。由于公司产品工艺简单易学上手快,适合广大农村留守人员,合作开展得非常顺利,现在,连宿城区洋北镇、宿迁经开区南蔡乡都有了加工点。

在市湖滨新区晓店镇克先居委会克先康居示范村的一处门面房内,几名30多岁的女工正在做首饰收纳盒贴皮加工。该村居民、34岁的杨海艳在这个加工点已经做半年多了,抹胶、贴皮、圧实、裁齐边角,操作非常熟练。

“家里有三个小孩都在上小学,没法出去工作,只能在家门口找点事儿做,方便照顾孩子。”杨海艳每天的作息时间与孩子一致,孩子上学她就到加工点来做工,到孩子放学时间就回家做饭,时间上很自由。“工艺复杂的每天能做20多个,工艺简单的能做50来个,每月能有2000多块钱收入。”能够挣钱与照顾小孩两不误让杨海艳很是满足。

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光前居委会党组织副书记、大学生村官蔡敏是这个居委会加工点的领办人。据介绍,目前她已经发展了新沂新店、苗庄等4个外发点,带动了20多位留守妇女就业。“以前留守妇女在家没事做,现在每月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这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能解决不少问题。”蔡敏说。

“现在我们还与全友家俬、顾家、我乐、掌上明珠等10多个全国知名家居品牌合作,为其定制加工收纳系统。下一步,我们将尽力争取扩大订单规模,让各加工点‘吃得饱、吃得好’。同时设立几个分厂,像夹河村的毛胚加工点,就要向分厂的方向发展,带动当地更多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谈到以后的发展,高念飞信心满满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