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宿迁市认真贯彻《宿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各项科普活动开展,不断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4日,宿迁日报联合宿迁日报官方微博、本地论坛等网络媒体,就“如何开展科普活动”这一话题进行互动讨论,网友们认为,科普活动应该多举行,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来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活动让科普理念深入人心
记者从市科协科普部了解到,截至9月,我市今年举办的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已达7次,远超过历年同期活动次数,其中科普知识网络大赛、工业科普主题教育活动、市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周广场咨询服务、省流动科技馆来宿巡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影响广泛。
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周是我市集中开展全民性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科普周期间,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举办了第二届科普知识网络大奖赛,以市人人科普网为平台,组织了全市近6万余名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参赛。
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宿迁确定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宿迁”的主题,市级主场活动以省流动科技馆来宿举办大型巡展为主,县区活动也是 精彩纷呈。此外,市直各部门也积极参与到科普日活动中。恐龙知识科普展、实验室开放日等系列活动的举办,把科普日活动推向高潮。
家住府苑小区的赵女士表示:“希望这样的科普活动能多搞几次,不能只局限在科普周和科普日才举行。”
网友“没事扣扣桑”说:“我觉得科普活动应该根据不同年龄举办,这样每个年龄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宿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各项科普活动开展,不断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4日,本报联合宿迁日报官方微博、本地论坛等网络媒体,就“如何开展科普活动”这一话题进行互动讨论,网友们认为,科普活动应该多举行,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来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社区拉近科普与群众的距离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社区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家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012年以来,宿豫区顺河镇雨露社区大力营造科普宣传氛围,加大科普投入,辖区内建成多处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环保、卫生、减灾、防灾等科普宣传活动基本做到常态化开展。
如今,我市不仅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科普活动室,科普服务的触角还延伸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身边。
10月11日,宿城区中扬镇东方花苑社区科普服务站挂牌成立。东方花苑科普服务站为该区首家成立的农村社区科普服务站,站内设有科普办公室、科普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和科普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并建立电子阅览室,方便农民朋友上网查阅农业科技资料。
在城乡相继开展的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让广大社区居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无形之中拉近了群众与科普的距离感。
科普基地提升市民参与热情
近年来,我市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科普活动的质量不断提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宣传活动层出不穷,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大科普氛围。
为进一步开发科普资源,推动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自有的场馆、展厅面向公众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推动我市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2013年 10月,市科协命名了中国地文馆等17家单位为2013年度宿迁市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沭阳县花木博物馆、中国粮食博物馆等也在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科普教育 基地。截至2012年底,我市共有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中国杨树博物馆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个,他们都在为全市公民 科学素质的提升做着积极的贡献。
如今我市科普工作逐渐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但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科普投入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经费投入渠道比较单一;科普设施和展品设计还需进一步提高;科普队伍规模较小,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科普人才……
如何让科普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市科普事业发展,不仅需要广大的科普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作为,同时也需要各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具体的科普活动中来,“科普”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杜之辛)
下期话题:
关注市区养狗不文明行为
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参与互动:1.关注新浪微博@宿迁日报社;2.拨打热线84392398;3.发送邮件至sqrbqgb@126.com。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