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市湖滨新区紧紧围绕“把市湖滨新区打造成生态的宝地、休闲的福地、发展的高地”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苦干求突破、攻坚克难勇争先,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5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7.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970元、12350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开工项目12个、竣工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6亿元,实际到账外资1625万美元,一个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显魅力的新湖滨正呈现在人们面前。即日起,日报将陆续推出“金色湖畔谱华章”系列报道,从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作风、城乡统筹、民生实事五个方面,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示该区过去一年取得的喜人成就,敬请关注。
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毛清秀 杜之辛 通讯员 庄 磊 钮愠钒)1.7万人次,这是今年元旦三天假期市湖滨新区各大景区交出的成绩单,同比增长1倍以上;
300.4万人次,这是2014年市湖滨新区全年接待游客总数量,其中团队游客33.9万人次,同比增长5.78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46%。
如今,三台山森林公园、湖滨公园、龙王庙行宫、克拉嗨谷、欢乐岛等旅游景区,极大提高了市湖滨新区旅游产业的美誉度,打响了市湖滨新区生态旅游的品牌。
近年来,市湖滨新区把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板块,紧紧围绕全市旅游业新三年提升计划,按照“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在更高的层面上统筹规划整合、项目提升、营销拓展、配套完善、景区创建等工作,丰富旅游发展内涵和质态。市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汪金普告诉记者:“2015年,我们将打造一批旅游产品、办好一批赛事活动、创建一批旅游景区,打响‘大湖林海、养生福地’的城市旅游品牌。”
坚持高点定位 夯实旅游产业基础
宿迁老八景中的“三峰夕照”、“葡萄醉月”都在市湖滨新区。邑人窦燕客有诗《三峰夕照》赞之:“马陵北望有三台,雨后浮云四面开。斜日一轮无限好,半山晴翠送将来。”美丽湖滨的无限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2014年2月,三台山森林公园扩面提质工程正式开工,吹响了三台山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号角。市湖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加利表示:“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优’为目标,强化质量管理;以‘快’为目标,强化进度管理;以‘好’为目标,强化服务保障;以‘省’为目标,强化成本控制;以‘廉’为目标,强化过程管理,既快又稳地推进三台山景区建设,争取早日开园迎客。”
2014年,市湖滨新区以旅游规划为引领,谋划发展旅游产业。坚持高点定位,建立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构建以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为主体,三台山森林公园、皂河古镇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格局,旅游业实现重大突破。龙王庙行宫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克拉嗨谷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台山森林公园获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戴场岛景区获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晓店镇获批省级旅游特色景观名镇。获批品牌数量为历年来数量总和,其中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全区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全市首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特色景观名镇(村)3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
汪金普表示,市湖滨新区今年将不遗余力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团体游客达到40万人次。
创新节赛活动 为大旅游“添薪助燃”
“我们要做的旅游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的生态旅游。”在采访中,汪金普告诉记者,生态是市湖滨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
去年夏天,国际知名横渡勇士、知名企业团队、水上运动精英和众多长枪短炮齐聚宿迁骆马湖水下、水上的生态赛道。这不仅是国内外精英选手同场竞技的舞台,更是市湖滨新区在“家门口”举办的一场面向国内外的“旅游推介会”。一时间,市湖滨新区成为众多运动达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赚足了眼球。
“生态四项”为宿迁独创、首创,是我国首个将生态文明融入体育赛事,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型原创赛事,市湖滨新区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倡导现代体育和户外运动理念。2014年赛事级别由2013年的国家C级升格为国际A级,赛事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去年,市湖滨新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骆马湖渔火节、“味道骆马湖”美食节、首届骆马湖音乐节、汽车场地越野赛、皂河庙会文化旅游周等节赛活动,开展“激情骆马湖”五一主题活动、“金秋骆马湖”十一黄金周旅游主题活动,进一步打响了骆马湖旅游品牌。
如今,市湖滨新区不断加强赛事标准化建设,注册成立宿迁国际生态四项运动协会,组建生态四项运动、汽车场地越野城市联盟,积极探索规范节赛活动机制建设,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2015年,市湖滨新区将举办第三届国际生态四项赛、首届骆马湖艺术彩灯展、皂河传统庙会、汽车场地越野赛等重点赛事,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市湖滨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文化名片 全面提升旅游内涵
飞檐吊角,暮鼓晨钟、风吹铃动,雪压古槐……
每年皂河庙会期间,在皂河镇龙王庙行宫古戏台下,都有许多游客翘首等待乾隆皇帝敕令封赏的柳琴戏“拉魂腔”登场。看着那红袖挥舞,听着那乐声抑扬,台上用心演绎,台下观者动容。
龙王庙行宫负责人王理德表示:“2014年,皂河龙王庙行宫入选中国大运河重点遗产点,乾隆行宫柳琴戏剧团新创作剧目《随礼》、《金龙坝》等,先后参加市内外演出40余场。”
2014年对于市湖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来说,足以用璀璨一词形容:运河文化城东湖景区被文化部审批为“中国运河文化博览园”;三台山森林公园考古勘探发现古墓40余座,初步鉴定为西汉时期古墓群,先后挖掘发现大量文物,为景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落户三台山森林公园;罗曼园婚庆文化产业园举行2014夏季外景发布会并揭牌,骆马湖特色婚庆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
旅游文化产业长足迈进以及精彩纷呈的旅游节庆活动,也催生了文化艺术的繁荣,《相约骆马湖》、《水月故乡》等一批民俗歌曲广为传唱,《骆马湖的天鹅》获得“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微电影大赛剧情类优秀奖,《湖滨新区——圆梦的地方》宣传片和《湖滨爱生活》系列微电影等5部作品入选“最美江苏”形象宣传片征集展播,提升了市湖滨新区的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做大做强区域旅游产业的一条重要路径。 下一步,市湖滨新区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电商”等开发模式,以旅游带动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生态游、节赛游、文化游,一张张漂亮的“旅游牌”,“打”出了市湖滨新区越来越旺的旅游人气,也为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重大机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