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记者 张云 实习生 夏天舒 通讯员 徐大扣)我们不是拥有优越条件的“富二代”,但我们要成为家人骄傲的“创一代”。创业路上,即使没有背景、没有财富,也不能抱怨。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定能成功。
———张伟创业感言
“2016年公司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2017年我的目标是销售额2000万元。虽然步子跨得很大,但是我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2月25日下午,在宿城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大可商贸有限公司办公室,正在电脑前忙碌的公司负责人张伟自信地说。
34岁的张伟精明干练。出生于宿城区一个普通家庭,十几岁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从小摊贩到两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张伟饱尝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靠着坚强和果敢,最终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公司老板,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财富。
事业刚起步遭遇“非典”
转行做网店设计
人生谁无少年时,甜苦酸辛各自知。1999年,张伟到无锡读中专,由于家中的经济条件有限,年仅16岁的他一边读书,一边摆地摊养活自己。
“摆地摊很苦,但我顾不了那么多,因为我要吃饭。无锡的生活水平较高,摆地摊也赚不了几个钱。很多时候,一个馒头就是我的一顿饭。”谈起过往的心酸生活,张伟很是感慨。
2002年中专毕业后,张伟选择去上海打拼。那时快递行业刚刚兴起,张伟很快就在一家知名的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吃苦耐劳,表现优秀,他很快就获得老板的赏识。当时恰逢这家快递公司要在北京设立分部,老板让张伟做北京分部的负责人。第一次获得肯定,张伟工作更加卖力,到北京不到两个月就打开了市场,业绩快速提升,上海总部对他也越来越器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非典”突然来袭,让张伟在北京的事业戛然而止。
“快递员做的是走家串户的工作,当时机关单位和院校都不让我们进入,很快我们就没了业务。”就在此时,张伟手下的8个员工也纷纷逃离北京,分公司很快就成了空壳。倍受打击的张伟也只好离开北京,回了老家宿迁。
回家后,张伟很快就重整旗鼓,因为家人还都等着他养活,在朋友的推荐下,张伟尝试着在网上开了一个网店。“开网店也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店铺装修,如果想把店铺弄得漂亮一点,就要去买模板。”因为没有钱,张伟尝试着自己装修店铺,但是装出来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看到许多做网店装修的淘宝店生意很红火,张伟决定学习网店设计。经过半年的学习,张伟的设计水平逐步提升,设计出的店铺越来越漂亮,于是他干脆不卖东西,专门做网店设计。
“那时做网店设计的人不多,所以每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小小的成就激励着张伟,他每天一睁眼就是在电脑前忙碌,一直忙碌到深夜,辛苦的努力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400元开启创业路
从指甲刀、挖耳勺做起
“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这是张伟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由于父母和妹妹都没有工作,即使有了少量积蓄,张伟也不敢享受。2005年,他把赚来的钱在宿迁义乌商贸城开了个服装店,但是生意并不怎么样,后来不得不将服装店转让。与此同时,做平面设计的网店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张伟的事业也进入了低潮,收入逐步降低。
“全家人开支很大,而且那时候我刚刚谈恋爱,开销也不小,在经济上倍感压力。”张伟说。2006年5月,他决定放弃做网店设计,重新开始创业,但是那时他的全部积蓄只剩下400元。
“400元如何创业?买什么能够进货最多?”张伟在脑海里反复思考,最终他决定从指甲刀、挖耳勺做起。“因为这些东西400块钱可以进很多货。”张伟笑着说。
“我把自己的网店设计得很漂亮,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学会了做网络营销,所以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一个新店变成了皇冠店。”张伟自豪地说。
“当时淘宝商家用的最多的营销手段就是9.9元包邮,但那时我大胆地尝试了5元包邮这个促销活动,大家都以为我做的是赔本生意,但是其实我是赚钱的。”张伟告诉记者,他专程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厂家一家一家地谈,随后又和快递公司进行商谈,两边都有利润,所以他的网店是赚钱的。
促销活动让生意越来越红火,张伟的网店也成为当时宿迁某快递公司发货量最大的一家,每天的发货量多则几千件,少则七八百件,每天晚上快递公司所有快递人员都要到张伟家里帮助他打包。一夜之间,张伟就成了半窑居委会的名人。
两次转型
从小作坊走上公司化轨道
网店火了之后,张伟每天忙到两个胳膊抬不起来,家里狭小的空间作为仓库已经不够用了。2008年他租了一套大房子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全家人齐上阵仍然人手不够。
“我想招聘一些会电脑的客服人员,但是许多人嫌弃我的网店是家庭小作坊,没什么发展前途,都不愿意来,那时候我就决定要将网店进行公司化管理。”2010年,张伟租了一个标准厂房,并正式注册了妙思商贸有限公司,突破家庭式发展的局限性,设立了办公区、仓储区,并正式开始招聘员工。
“公司化管理之后,虽然各种开销很大,但是网店的效益提升了,因为有制度、有员工,就能创造效益,自己也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张伟笑着说。
2016年初,宿城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向张伟抛出了橄榄枝。“这里的创业氛围很浓,硬件条件也很好,而且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把公司搬到这里,一定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考察了宿城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后,张伟十分兴奋,立即决定将公司搬过来。
搬到基地后,张伟注册了另外一个公司———大可商贸,不过新公司和原有的妙思商贸经营范围有很大差异。张伟介绍道,妙思商贸是传统电商,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有仓储、有客服;大可商贸走的是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没有仓储,只有大数据分析人员,主要做营销,发掘市场上什么东西好卖,不仅服务妙思商贸,也服务厂家和其他网店。
记者在大可商贸公司的办公室看到,十几名员工正在电脑前进行大数据分析。张伟说:“传统网店的仓库决定你的事业可以发展多大,但是大可商贸是没有仓库的,也就没有限制,它可以迅速发展,而且风险小。这就是我今年公司销售额要达到2000万元的底气所在。”
“我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张伟笑着说,“下一步,我要培养更多像我一样的‘创一代’,让他们能够成为父母和亲人的依靠。”
记者手记:创业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但是伴随希望而来的是各种艰苦的考验。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如果能像张伟一样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最后大浪淘沙,你就是剩下的那几颗最坚强的沙子,财富自然也就随你而来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