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创业满园关不住——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建设纪实

2020年10月2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网 2016/10/24

宿迁网讯 10月18日,从省人社厅传来好消息,2016年度江苏省创业示范基地名单出炉,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赫然在列。

被评为省创业示范基地,市返乡创业示范园可谓是实至名归,这份荣耀饱含了市委、市政府,宿城区委、区政府倾注的大量心血。从规划建设到投入使用,从政策制定到招商宣传,从获批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到荣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短短两年时间,一个崭新的创业示范园迅速崛起,成为众多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的首选之地、圆梦家园。

创业满园关不住,引得四方“创客”来。近年来,宿城区快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说,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宿城区出台扶持政策,营造创业环境,重点打造返乡创业示范园,着力推动“打工经济”加速向“创业经济”转变。

提品改造,打造基地“升级版”

“以前我的办公地点在一楼的厂房旁边,条件简陋,而且噪音大,现在我们搬到了三楼,不仅条件好了,而且所有‘创客’的办公室都集中在这里,大家互相交流十分方便。”首批入驻市返乡创业示范园的大学生创业者胡坚振感慨地说,“区政府真金白银真心投入搞提升,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让我们在这里创业心里更有底了。”

据悉,市返乡创业示范园前身为宿城区创业孵化基地。2012年下半年,宿城区委、区政府按照全市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高规格、高起点规划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量身定做了十项创业补贴和十项免费服务“双十套餐”,鼓励、扶持科技人才、大学毕业生、团员青年、退伍军人等各类初始创业主体入驻创业。基地于9月份正式揭牌运营,一期投入使用4幢5.5万平方米孵化场地。截至2014年底,先后入驻孵化项目65个,累计带动就业超过800人。

2015年初,宿城区成功入选全国90个“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该区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启动实施创业孵化基地升级改造工程,在市人社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联手共建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宿城区财政一次性投入2000万元,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规划建设了公共服务区、产品展示区、生活配套区、电商集聚区、仓储物流区,面积达4.5万平方米,园区投入使用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

如今,走进园区,整洁的路面、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精致舒适的办公场地,还有超市、食堂、咖啡厅、员工公寓、银行等配套设施。仿佛一夜之间,孵化基地华丽变身,旧貌换新颜,让许多“创客”叫好。

引凤还巢,敞门迎来“创客族”

“没想到老家还有这么一处创业宝地!”在苏州打拼多年的返乡创业青年王业建在参观园区后,当即决定回乡创业并入驻。现在他创办的宿迁旭恒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网上销售实木家具,今年销售收入已达850万元。

“孵化基地变身返乡创业园,不仅是硬件设施提升、完备,更是在扶持政策、配套服务上不断加码。”据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创业示范园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对原“十项创业补贴”政策进行修定,出台“创九条”政策,进一步加大场地租金等扶持力度。同时紧锣密鼓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渠道进行招商宣传。此外,还在春节等节庆假期开展“千名创客园区行”、“高校学子宿城区”等活动,分批组织外出回乡人员到园区参观、考察。

除了大力度招引入驻创业项目,园区还不断优化创业服务。在创业服务大厅,不仅设有区创业办、人社局、科技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窗口,还引入证照办理、法律咨询、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同时招引人力资源、代账公司、电商学院、快递物流、创业咖啡等配套服务项目入驻园区,并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扶持服务。

去年10月,园区成立了全省首家返乡人员创业联盟,通过市场化的联盟机构,推进返乡创业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不仅有园区平台依靠,还有联盟组织牵线,我们这些返乡创业者在创业路上才能抱团共赢!”宿迁如凡商贸有限公司老板戴磊感慨地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去年以来,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先后入驻返乡创业项目45个,配套服务项目16个,直接带动就业4000多人;今年4月,园区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

示范引领,加速建设“创业城”

“对我们返乡创业者来说,创业示范园如同阳光温室,为我们构筑了遮风避雨的‘众创空间’。”胡满意,初中毕业便到浙江义乌学习饰品制作,2012年底开始专门生产销售婚庆饰品,在“淘宝网”上淘得第一桶金。今年春节回家,他被邀请到返乡创业示范园参加该区组织的“回家过年话创业”座谈会。在了解到家乡的创业政策之后,他决定把项目搬回老家,入驻埠子镇西门社区创业孵化室,创办了宿迁盛世婚庆有限公司,吸纳了本村30多户居民就业。

“示范,就是榜样;示范,就是标杆!返乡创业示范园要在全区各级‘双创’载体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尹者刚要求各乡镇、街道要以返乡创业园为样板,补、强乡村两级“双创”载体的“短板”。

幸福街道利用原东方医院闲置场地,投入资金70万元规划建设创业基地,依照返乡创业示范园设立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产品展示、会议休闲、创客空间等功能区,为辖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创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先后入驻创业项目14个,从业人员近100人。

去年以来,宿城区新、改、扩建各类创业载体18个,青创魔方、耿车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大批创业载体平台启动建设、投入使用。此外,区委组织部结合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规划化建设管理工作,建成村居创业孵化室123个。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建设载体平台,不断拓展创业空间,为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创业提供坚实支撑。”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辉说,“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要瞄准‘创成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建设‘创业名城’的伟大实践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徐大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