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张琥 通讯员 许保康)晚餐过后,约上三五好友,去广场上锻炼身体,舞动身姿……没错,这种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广场舞,在最近十多年快速发展,一度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焦点。从“中国大妈”席卷巴黎卢浮宫,到反对者泼粪、“高音炮”还击;从广场舞热曲《最炫民族风》改编交响版,到广场舞节目《舞动全城》走上荧屏引发舆论激辩……
面对日益突出的矛盾和纠纷,如何避免广场舞这种公益活动向“公害”活动转变,昨日,市城管局针对《宿迁市市区广场舞管理办法(草案)》等多份文件举行听证会,邀请广场舞活动代表、居民代表、网友代表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商讨如何管好广场舞。
学校医院机关小区周边200米禁跳广场舞
广场舞,想跳就跳?今后,这样任性的做法有了一定的“条条框框”。
记者从《宿迁市市区广场舞管理办法(草案)》了解到,《办法》共十五条内容,主要对管理职责、管理方式、活动地点、活动时间、音量标准、日常监管、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定。在管理职责方面,市城市管理部门为广场舞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属地管理,街道办(乡镇、社区) 为管理责任主体,各区城管部门为执法责任主体。
在《办法》中,有哪些具体的举措,需要广大广场舞爱好者需要注意?记者简单地梳理了几条内容。
今后,广场舞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到辖区内的街道(乡镇、社区)进行登记、签订自律承诺书。没有明确的组织者,可视音响器材提供者或领舞者为责任人。
哪些地方可以跳、哪些地方不可以跳?文件规定广场舞活动应当在城市广场、公园、街道两侧开阔地带等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住宅小区、图书馆等噪声敏感区周边200米内及其他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区域,严禁开展广场舞活动。
在活动时间方面,规定开展广场舞活动的时间为7时至10时、18时至21时,夏季晚上时间可延长至21时半。同时,规定中考、高考前3天至考试结束及国家公祭日等特殊时间,严禁开展广场舞活动。
在音量标准方面,规定广场舞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限值,其声源噪声白天最高不得超过70分贝,夜间最高不得超过60分贝。同时,规定播放的音乐应健康文明。
违规可进行经济处罚,禁止参加各类表演
“只要有空地就有广场舞。”市城管局城管办负责人张书民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广场舞在宿迁有多火。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主城区登记在册的晨晚健身站点共有94个,其中宿豫区15个,宿城区6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8个。健身项目分别有广场舞、太极系列、健身气功、柔力球等五大类23个项目。各个站点有健身爱好者近万名,并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余人。
管理好广场舞,制定相应的处罚条例也是管理的手段之一。文件规定,对超标准排放噪声的行为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可依法对其使用的音响器材予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同时,明确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社会团体等在组织各类表演活动中,不得允许有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行为的广场舞活动团体、组织及个人参加表演活动。
面对这些“条条框框”,广场舞的组织者怎么看?在听证会,张荣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作为一名广场舞代表,张荣树在市湖滨新区大学城附近组织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广场舞团队。张荣树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广场舞除了会产生噪音外,其他什么污染都没有。
“我免费提供了音响设备,跳广场舞的市民都是免费参加,带动了这里的人气。人气旺了,也吸引不少摊贩在附近摆摊设点,很多污水、垃圾都是他们产生的。公共场所是大家的,我也没权利去阻止对方不要摆摊。希望城管执法人员在检查时,要分清事实情况,别把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广场舞。”张荣树说。
另一位广场舞代表刘金平表示,一些带有盈利目的的广场舞组织者,为拉拢成员、聚集人气,会采取恶意举报的方式,故意夸大噪音危害的程度。希望城管执法人员在接到举报电话后,一定要明察秋毫,根据事实处理。
商演活动也有明确的禁演时间和地点
城市噪音有很多种,不加控制的广场舞也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在听证会上,与会人员还就《宿迁市市区商业宣传活动环境噪音污染管理办法(草案)》进行了讨论。
该文件规定,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30米。
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已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临街、临路的房屋已经用作经营场所的,产生的环境噪声应当符合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在居住区及其附近街道、广场、公园等区域,22时至次日6时期间不得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的体育锻炼、娱乐等活动。在其他时间进行集会、体育锻炼、娱乐、促销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所产生的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市政协委员黄立云表示,随着城市商业发展,经营活动竞争不断加剧,大量、形形色色的商业宣传活动也随之涌现,充斥城区各个角落,其促销、庆典等宣传活动过程中燃放烟花爆竹、使用高音量扬声器或演奏高频乐器所产生的环境噪声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情况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热点难题,居民要求解决的投诉多、呼声高,意见大。
“出现商业宣传噪音污染治理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城区商业宣传噪音污染治理的统一规范,商业宣传的地点、时间、音量排放没有具体标准,造成治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受理投诉渠道不畅通。亟需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予以确定,以引导和规范城区商业宣传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有效解决这一城市管理难题。”黄立云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