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砥砺奋进谋发展 服务大局谱华章——宿迁市工会四大以来工作掠影

2020年10月2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网 2017/11/25

宿迁网讯 宿迁市工会四大以来,全市工会系统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两聚一高”“三项任务”主旋律,动员组织职工群众主力军投身“江苏生态大公园”主战场,奏响推进改革发展、文明和谐的新乐章。

锻造改革发展主力军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方可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凝聚共识,汇集才智,才能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无穷力量。如何最大限度激发职工改革创新活力、拼搏奉献动力,宿迁市工会人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以理论宣传、思想引领为先导。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统领,以“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为主题,以弘扬劳模、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主线,依托全市近200家市级以上职工书屋,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及《职工班前五分钟读本》等平台,开展宿迁职工读书月、“十三五”规划知识大赛、“科技创新·劳模展示微视频”征集、“文明排队我最美”践行、“最美瞬间劳动者”摄影大赛、“喜迎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知识竞赛和“职工大讲堂”宣讲等系列主题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

以技能提升、劳动竞赛为动力。紧扣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五百计划”:组织百场技能比武,培育百个技能培训基地,建成百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百名金牌工人,选树百名工匠大师,形成了培训、练兵、比武、晋级、表彰“五位一体”的职工成才快速通道。以“建功十三五、建设新宿迁”劳动竞赛为主轴,每年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安康杯”竞赛、优质服务竞赛和工人先锋号创建“五赛一创”活动,为广大职工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搭建了广阔舞台。

以劳模创业、劳模服务为示范。精选50名劳模组成创业创新宣讲团,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五进”活动。发挥企业家劳模优势,在宿城区王官集镇九城村建成全国劳模创业扶贫示范基地,启动全市劳模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为精准扶贫提供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促成银模“三优”合作,促进劳模带头创业:凡是劳模创业创新项目,银行给予优先贷款、优惠利率、优质服务的“三优”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快、最多、最优的资金服务支持,实现劳模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银行资金优势形成叠加效应,让更多劳模在创业大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30余场劳模精神宣讲下沉基层,60余项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强力推进,120余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1.5万项技术革新集中涌现,900余项国家专利获得认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宿迁大地迸发出炽热而耀眼的光芒!

构建和谐稳定共同体

各级工会围绕全市和谐稳定大局,帮维权、送温暖、促就业、扶创业……真正把“职工之家”做实,把“娘家人”作真。

全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以科学维权为目标,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工会“上代下”维权机制建设意见》,构建“市县工会在维权中服务,基层工会在服务中维权”的新格局。坚持开展“春查劳动合同、夏查安全卫生、秋查社会保险、冬查工资报酬”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四季行”活动,推动企业行业开展集体工资协商。以“找安全隐患·提化解建议”为主题,持续推进“安全隐患随身拍”活动,全面筑牢群防群控群治安全生产防线。

宿迁市工会四大以来,全市新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24家,代理职工法律援助案件216件,结案率达98%;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工资集体协商建制面达95%以上;职工参与找安全隐患10万余人次,提整改建议2310条。

全力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建立一套困难职工救助帮扶体系。以精准帮扶为导向,整合党政部门、社会各方及工会系统资源,建成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爱心超市网络、特困职工救助基金三大帮扶平台,形成“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经常性帮扶机制,构建职工生活、就业、助学、医疗帮扶体系。落实一批扶持困难职工创业举措。主动呼应市委市政府环境整治行动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职工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生态循环产业等领域创业创新,出台《宿迁市总工会职工创业创新资金扶持实施办法》,在场地租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就业、纳税奖励、销售规模、技术创新及贷款贴息等七个方面,明确具体扶持政策。同时,依托社会力量,投入200多万元,兴建工会“众创空间”,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兴办一批“接地气”的职工普惠服务项目。户外劳动者“安康驿站”、大龄青年职工“红线结缘”、蓝领公寓“农民工无线上网”、女职工“爱心母婴室”等项目应运而生。

宿迁市工会四大以来,全市慰问困难职工2.5万人次,发放帮扶资金4850余万元、助学金670余万元,发放创业扶持资金320余万元,帮助1.2万余名职工实现再就业。企业WIFI和洗衣房项目被评为省服务职工示范项目,在全省进行推广。

打赢自身改革攻坚战

按照强“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的总体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坚持问题导向,大刀阔斧推进工会自身改革。

精心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市委高度重视群团改革,在《宿迁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情况汇报,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市委分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座谈讨论,细致审定方案。省总工会跟踪给予有力指导。经过认真反复修改,《实施方案》先后经市深化改革小组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与此同时,召开全市工会改革动员会,同步拉开县区工会改革大幕。

破解基层工会建设短板。在工会系统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推进企业数在50家以上、职工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总工会。开展乡镇工会有专兼职人员、有独立账户、有服务阵地、有责任目标、有职工满意成效“五个有”创建活动。推动落实专职(副)主席、协理员、兼职工会工作者“1+1+1”目标,为45个设立总工会的乡镇(街道)、开发区招聘专职工会协理员。创新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市总工会机关人员“每周当一天工人”制度,推进“进企业、当工人、同劳动”活动常态开展。落实市县两级工会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会挂职“第一主席”制度,指导企业工会开展工作。落实非公企业党工负责人补贴制度,跟踪绩效考核、按照档次发放,激发企业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的积极性。

宿迁市工会四大以来,全市新增工会组织1676家,发展会员14.1万人,非公企业动态建会率和入会率分别达到96.93%和97.42%,组建率位居全省前列。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天,全市各级工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的火热实践,以新时代的新作为不断开创宿迁市工会工作新局面!(闫超杰 沈艳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