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记者 张云)舒适的环境、贴心的服务、高精尖的设备,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就诊。作为建市以来最大的公益事业投资项目,在全市人民的期盼下,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1月2日正式试运行。截至2016年1月12日,门急诊就诊人数已达27286人次,住院病人已达1914人次。这个让市民期盼已久的公立医院刚投入试运行就赢得了民心。
好事顺着民心办,实事围着发展干。对一座城市而言,只有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才有强大而厚实的发展根基。2015年,宿迁紧紧围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医教水住行”问题,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民生需求。正是一件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实事,让百姓的幸福感落到了实处。
亮点一 医疗卫生事业
【数据点击】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体检康复中心、市人民医院新门急诊大楼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14个乡镇开展卫生计生服务体制综合改革试点,48家民营乡镇医院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全市1310个村卫生室和1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标准化要求。开展7期乡村卫生人员培训,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
【数据背后】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其排在“医教水住行”五大民生事业首位,2015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人民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亮点二 教育优化提升工程
【数据点击】市实小北校区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钟吾初中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市湖滨新区运河小学完成项目勘察,宿迁苏州外国语学校主体建设完工,青海湖路小学、厦门路学校、项里学校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去年全市加固新建校舍55.65万平方米,校园D级危房全面消除;投资2000万元完成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升级改造。
【数据背后】教育的发展牵动了诸多家庭的神经,2015年,我市通过强化投入保障、优化资源布局等方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初,我市开始实施《2015-2016年中心城市教育布局优化工程》,市实小北校区等坐落于城市发展关键区域的8所学校,在历经改建、扩建、新建后,让更多的家庭有更好的选择,让更多的孩子就近入学。由于教育事业加速发展,我市以县为单位全部高水平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国家督导认定。
亮点三: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
【数据点击】去年,我市集中力量实施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新解决65.8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沭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市洋河新区等地的区域供水管网已基本完成,泗洪水厂完成工程量75%,市城东水厂完成工程量50%。
【数据背后】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系统工程,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全市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的意见》,一年来,各部门通力协作,保护好水源,建设好水厂,铺设好管网,保证了不间断供水。同时加大了大资金投入,加快了城乡供水通村达户工程建设,让农村群众用上和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自来水。
亮点四:保障性安居工程
【数据点击】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635套、竣工29222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193.4%和182.5%。其中,公共租赁住房新开工670套,基本建成2236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134%和178.9%;经济适用房新开工400套,基本建成990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400%和180%;限价商品房新开工1216套,基本建成2382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110.5%和125.4%;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18367套,基本建成23614套(货币化安置6000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204.5%和191.7%;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2户,新增107户,完成年度目标127.1%。
【数据背后】2015年,我市进一步增强住房保障能力,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推进市区住房保障市场化改革,在消化已有保障房基础上,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模式,引导被征收人通过市场购房,并构建了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目前,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水平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亮点五:交通保障工程
【数据点击】徐宿淮盐铁路12月份全线开工,宿迁将迈入高铁时代。中心城区购入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并上线运行,新辟8条线路,优化14条线路,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18%;新开辟13条镇村公交线路,镇村公交开通率达80.8%。新建46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并投入使用,完成年度目标115%,目前市区已有143个站点、投放了3350辆公共自行车。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工道路516公里、桥梁60座。
【数据背后】2015年,宿迁逐步向公、铁、水、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格局转变,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徐宿淮盐高铁顺利开工,公共交通不断完善。为方便广大市民快捷出行、促进和谐交通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2015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宿迁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创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目标,我市着力全面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公交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可靠、服务周到、便捷舒适的公交出行。
亮点六:扶贫开发工程
【数据点击】有序推进国家扶贫改革实验区建设,紧扣低收入农户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增收“两大任务”,以三大片区为重点,组织实施52项目改革试点。全市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8.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84%;投入2.5亿元,建成脱贫奔小康财政奖补资金项目12.6万个,股份量化项目奖补资金收益全部分红到户;投入2100万元,建成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5个,项目资金收益分红到村。低收入农户脱贫和经济薄弱村新“八有”实现两个100%的目标。
【数据背后】2015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国家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方案,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突出一户一策、分类帮扶,实施“点穴式”精准扶贫,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决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同时充分发挥好“五方挂钩”单位、帮扶工作队、机关单位挂村和“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协调作用,努力开辟“造血式”扶贫新途径,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