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而小升初阶段更是孩子能否成“龙”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努力学好初中地理,我送给家长和孩子一句话:喜“教”新朋友,乐“学”大地理。“教”是指学生教学生、教家长、教老师、教任何人;“学”是指学生自主学、主动学,就是学生能自己学,还能教别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要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地理感兴趣,那么,这就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使学起来非常辛苦,但学生却兴致勃勃、乐学不疲。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从三个方面开展:转变地理是小课、副科观念。随着教育改革深入,素质教育更受重视。如果说大语文、大数学、大英语,那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大地理”的观念。特别是随着宿迁市中考科目改革,地生分值提高,转变这一观念尤其重要。
多阅读有地理知识的报刊、书籍,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是一条有效途径。
结合家庭旅游,重视实地观察。实地观察可以从乡土环境开始,家乡的环境是最亲切的,是能够直接看到的真实的地理事物,是学习地理知识最早的大课堂。
二、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地理课时少、内容多,只靠学生在课堂上学是不够的。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想学好地理就比较难。很多学生要靠家长盯着才能专注学习,这是典型的自主性差的表现。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自主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让孩子成长、做事,凡事不能一概替做。幼儿园时期,穿衣吃饭;小学时期端茶喂饭,这种做法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久而久之,学习上的自主性也会慢慢削弱,造成孩子学习能力也跟着下降。
三、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初中地理老师教的班级多,每班每周课时很少。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引导学生想教、能教、乐教,既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又能给学生一种全新助人为乐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要相信学生能自主学习,相信、鼓励学生也能教授与传授。学生要教别人学习,首先就得自己先学会,这样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再教别人的时候,学生对知识又重新进行了认识,这也是一个再学习、乐学习的过程。
四、为初一新生准备个质量好的地球仪。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学好地理也是如此。初一开学前送给孩子一个精致的地球仪便是学好地理的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这说明家长重视地理这门学科,利于家长和孩子转变轻视地理学科的观念。其次,初中地理最难学的就是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有了地球仪,能够帮助其学好这部分内容。最后,地球仪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信你试试!
此外,学生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把课堂内的45分钟利用好。家长在学生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多与教师沟通,及时掌握、调整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此,家长一定会“见子成龙”。
张先德:本科学历,钟吾初级中学地理教科研组组长。从教二十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曾获湘教版地理全国课件制作比赛二等奖,宿迁市课件制作比赛一、二等奖,宿迁市优课评比一等奖;主持市级教科研课题一项,参与一项市级课题研究。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自然流畅、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