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峨眉山茶博会“茶之道”系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高新区管委会 2016/6/12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文广新局牵头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茶博会)“茶之道”系列文化活动。在相关单位和部门大力支持下,经前期精心组织、全力协调、周密安排,市文广新局牵头的9大内容、负责的3项活动圆满完成、特色明显、亮点频现,让与会嘉宾、展商、游客和市民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使“茶之道”成为茶博会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有力提升了茶博会的品质,助推了“峨眉山茶”品牌的打造,提升了乐山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形象。

一、精心策划

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及与组委会充分对接协调的基础上,确定了“茶之道”的13个文化活动,即开幕式、世界茶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会议、“峨眉山杯”第十一届国际名茶评比、“开启茶旅新时代”高峰论坛、茶之路空间展示、茶馆文化展示、亚洲当代陶瓷艺术展、海峡两岸茶器名家作品展、茶插花展示、浙川银龄行动(茶)成果展、重点产茶县(市)主题宣传、《茶意空间—东方慢生活》精品书编撰、《峨眉山·茶》纪录片拍摄。同时,市文广新局具体负责承办亚洲当代陶瓷艺术展、海峡两岸茶器名家作品展、《茶意空间—东方慢生活》精品书编撰。

二、精心筹备

1、海峡两岸名家作品展。展厅在主场馆二楼2000平方米的F厅,邀请宜兴市紫砂壶行业协会、景德镇瓷器协会、台湾陶艺协会等海峡两岸最具知名度的茶器具行业协会,组织50名国家级、省级美术工艺大师作品,精选以宜兴市紫砂壶、景德镇瓷器为主和以台湾陶瓷艺术品为辅的180余件茶器具作品,邀请40余名美术工艺大师、60余名展商到场展览和参加茶博会活动,全面反映茶器具的艺术性、功能性和时代性,全面展示茶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和深厚积淀。同时,在场馆核心区安排日本茶道展示。整个场馆中外交融,名家精品汇粹,展示现场动静结合,力求充分展示茶道的历史文化内涵。

2、亚洲当代陶瓷艺术展。展厅在主场馆一楼2000平方米的C厅,展览以《凝·器》为主题,以中国美术学院师生领携其他国家院校30余名中青年艺术家为主,组织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专业陶瓷艺术家,展出陶瓷版画、陶瓷摆件、陶瓷雕塑、陶瓷器具、影像等200余件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陶瓷艺术精品,力求提升茶博会国际氛围,更好体现四川茶文化的国际性、现代性与学术性。

3、《茶意空间—东方慢生活》精品书编撰。由茶之品、茶之器、茶之礼、茶之艺、茶之道、茶之食、茶空间等七部分组成,对茶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剖析,力求全面反映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在开幕式后,邀请中国茶道名家在旅博会主场馆举行《茶意空间—东方慢生活》首发仪式,向与会人员签名赠书。

三、精彩呈现

1、名家荟萃。此次展会,邀请到茶道家、作家、煎茶道文化协会理事长佃一可等5名日本茶道大师,禹宽壕、金贤淑等韩国陶艺大师、谷源滔等5名台湾陶艺大师,曹亚麟、徐杏仙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陈国良、储集泉等4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史亚棠等10名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及工艺美术师,还有来自上海、湖北、景德镇、宜兴市的文化名人和知名文化企业家等20余人参加茶博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大陆等50余名陶、瓷和茶道名家为茶博会带来了现当代陶瓷和茶道艺术的新思维、新理念、新前沿,为乐山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名作汇聚。展出了中国陶艺大师陈淞贤的《三鱼盘》、紫砂艺术大师程辉的《国玺龙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戴雨享的《本空·符号系列》、台湾陶艺大师何瑶如的《新·生》等名家的400余件陶瓷、紫砂精品,通过静态组合画面的勾连,或写意、或具象、或先锋的刻画,或彬彬有礼、或玲珑乖巧、或酣畅淋漓、或大刀阔斧等极尽工致、畅快手笔,展示了艺术家豁达洒脱、超然无我的高尚境界,诠释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思索,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茶文化的源远、厚重、包容、开放。60余名景德镇、宜兴市展商在此期间展销了众多精美的茶器具商品。

3、人气汇集。展出的陶瓷精品力作、细致到极致的日本茶道展示,在短短4天里吸引了4万余嘉宾、游客、市民的驻足欣赏、思考和体验,是茶博会人气最旺的展厅之一,受到领导和游客高度评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淑芳仔细欣赏了每件陶瓷展品,游客称赞“陶瓷作品和茶艺表演非常美”。(局艺术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