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8日电 江苏泗洪位于洪泽湖西岸,生态是泗洪最大的资源,水韵是泗洪最大的特色,“大湖湿地,水韵泗洪”是泗洪的城市名片。泗洪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壮大生态旅游产业,在刚刚举办的2013首届中国亲商大会颁奖典礼上,泗洪县荣获了2013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亲商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的称号。
“点燃激情,追求卓越”是泗洪的城市文化。泗洪县委宣传部的姜军同志告诉记者:“‘激情泗洪’是徐书记亲自打造的以整治机关动力缺乏症、麻木不仁症、马虎了事症、知识空白症、唯利是图症为目标的文化品牌”。通过建设‘激情文化’,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催生为民服务的源动力,从而提升了政府工作效能,加快了泗洪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构建发展新优势
泗洪县委书记徐德说:“我们倍加呵护大自然给予泗洪人民的这一宝贵财富。我们现在不断优化县域生态环境,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年”活动,让绿色成为泗洪大地的主色调,让生态成为泗洪发展的金色招牌。我们这样做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泗洪县整合了国家4A级洪泽湖湿地公园和城头、临淮等乡镇的生态旅游资源,组建洪泽湖生态旅游度假村,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洪泽湖生态旅游节的第十一届洪泽湖螃蟹节。2012年,共完成旅游项目投资8亿元,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8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2%,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称号。
大胆探索“三个集中” 统筹发展新路经
泗洪县政府针对泗洪特殊县情特色,农村土地、人口、乡镇工业项目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土地集中流转,人口集中居住,项目集中建设的“三个集中”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的“三化”进程。“土地集中”使小田合并变大田,一方面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农田抛荒,另一方面,方便大规模成片种植优良品种和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农田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口集中”彻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农民集中区做好房屋建设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每个集中居住区都有超市,、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让群众住得更舒适,生活更便利。“项目集中”让众多企业落户泗洪,解决了离地农民的就业、收入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 掀起关爱新风尚
泗洪县委书记徐德说:“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生工作,通过县人大决议的形式,推出了“520”大病救助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日、阳光助学日、事故困难家庭关爱日以及每月10号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大接访日”等一系列“民生日套餐”,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常态化、制度化。”他们围绕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病有所医、诉有所应,大力实施“六有”民生保障工程,率先为全县8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尊老金,全县580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775名孤儿“一对一”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举办留守儿童家长专场招聘会,近千名留守儿童父母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使留守儿童家长留在孩子身边,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
泗洪县近两年的实践证明,一系列的目标思路符合泗洪县情,顺应群众期待。“水韵泗洪、多彩泗洪、激情泗洪”的三张名片越来越响,全县上下思想凝聚,重发展惠民生,走出了一条属于泗洪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新网生活频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