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赣江新区党支部聆听退伍老兵讲故事和退伍兵座谈会
题记:九十年浴血拼搏;九十年栉风沐雨;九十年峥嵘岁月;九十年砥砺前行。南昌,这座英雄城,在今天备受世人瞩目,九十年前就是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在军旗升起的地方,人们仍在传颂英雄的故事,亦在传承英雄的精神。
一代老兵话当年金戈铁马铸军魂
八一建军节的清晨,尽管台风刚刚肆虐过,但无法抵挡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怀着对老兵们的崇高敬意,在赣江新区燃气公司党支部陶云森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经开区江仪社区,对社区的老兵进行走访帮扶。倾听一代老兵们讲述他们金戈铁马,波澜壮阔人生征途,用军人嵌入骨髓的钢铁意志铸就新的军魂,托起希望的明天。
枪林弹雨何所惧钉子精神永传承
陶书记一行首先来到了晏继古老军人家里,据了解晏老1947年1月出生,1964年11月7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为福建省福清县6704部队八五爆炮兵。当兵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台独的,所以经常需要军事演习,晏老从枪林弹雨中搏杀,在那个金色年代,书写下壮丽的历史诗篇。在1969年3月晏老退伍了,被分配到靶场枪炮子弹试验室,继续为前线默默奉献。1980年晏老来到南昌,在9319厂开通勤车,这一干就是27个春夏秋冬,在这期间晏老始终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他说起“雷锋钉子精神”,就是晏老一生的写照,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2007年1月晏老退休,前后经历了脑溢血两次,导致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可就是这样,晏老也没有抱怨过什么,现如今晏老的儿子也在当兵,接过父辈的钢枪,保家卫国,继续传承红色的印迹。
关山万里赴沙场几度生死英雄泪
高文煌是我们此次追寻英雄的脚步第二站,高老出生在1944年11月,那时正是抗日战争胜利前最黑暗的黎明。之后在年少时又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内战期间的白色恐怖组织活动,热血男人当保家卫国便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于是高老在1965年1月参军,那年刚满20岁的他进入6607部队成为一名侦察员,高老1966年7月参加对抗当时台湾政府的军事演习,1979年跟随部队来到中越边境,参加自卫反击战,在茂密的热带雨林里,几度出生入死。高老说起当年一块去的兄弟们很多倒下了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献血浇筑而成。高老1980年4月从老三前线退伍,转业后分配到新建县邮政局任营业员,1982年调入9319厂工作,直至2004年11月退休。因为现在患脑梗瘫痪,生活已不能自理。当他缓慢的叙述那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日子,高老不禁留下了热泪。他的女儿像我们展示了他的党员证,他缴纳党费的记录,每一笔都记载的清清楚楚。高老一直视若珍宝的保存着他从66年入党以来的所有党员证,这是他的人生信仰,是见证着一个老军人一生的辉煌,展现了一名老党员一生的追求。
胸怀报国守海疆爱岗敬业当标兵
巫观友是最后一位向我们讲述的退伍老兵,1945年12月出生的巫老现在已是72岁了,可是依然步履轻快,身形沉稳,他说这是因为早年在部队锻炼出来过硬的素质。1964年12月巫老参军到福建省的福清县6591部队野战军成为一名通信兵。那是边防部队,巫老满怀报效祖国的心愿守卫着祖国的南疆海域。当兵的时候为了训练,时常是白天小憩,晚上拉练,从福清县徒步赶往泉州市参加海陆空军事演习。1969年3月,24岁的巫老当了五年兵后被安排转业退伍,分配到9319厂当了一名车工。巫老刚到企业,他一切从低做起;从小做起,从头做起,虚心向技术师傅们请教。他说做传感器、做模具也是支援部队,为国家建设出力。在车工的岗位上一干便是36个寒来暑往,巫老也在车工岗位上成为一名标兵,直到2005年12月退休。回忆当年,巫老神采焕发,往事历历,犹如昨日。即是不在军营里,但是那军人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依然成为他人生的主轴,影响着一代人、下一代人……
百忍成钢意志坚今朝蓝焰排头兵
在结束了听老兵追忆峥嵘岁月的故事后,赣江新区公司全体退伍老兵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赣江新区故事的八位退伍老兵讲述了自己当年从军的经历。回忆当年,正是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穿上戎装,英姿飒爽。他们有的是通讯兵;有的是炮兵;有的是通勤兵……有在北京当兵的;有的在新疆当兵的;有的在东北当兵的……回忆是一道关不住的闸,追忆往事,留给他们最深的并不是那每天五公里负重越野跑;也不是那被子必须叠成方块的内务;更不是那严寒酷暑的非常人忍受的训练。而是那份一起扛过枪、打过炮、挡过子弹的兄弟情和那份百忍成钢的坚强意志与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精神。
他们退伍转业后,在燃气公司的各岗位上依旧发扬军人的那份不怕苦累,敢于牺牲的军人精神和工作作风。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绵力,昔日人民子弟兵已成为燃气公司新时代的排头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