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成立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经开区 2012年11月2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出席揭牌仪式市长陈俊卿致辞

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11月1日在南昌经开区挂牌成立。这是我市在全国率先采取“市里主导、区县联合”的新模式打造的全国首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将有力推动我市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为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提供示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秦志辉出席成立揭牌仪式并为该园区揭牌。市长陈俊卿致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郭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蔡社宝,市政协主席卢晓健,市委常委周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凌学仁出席揭牌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鸿星主持。副市长肖玉文介绍园区有关情况。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及省直有关单位领导谢碧联、郑红、黄殿文、李文美、张智富、章莳安;区工委书记罗蜀强,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俊等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前,王文涛书记、陈俊卿市长会见了秦志辉秘书长一行,向国家工信部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成立给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王书记说,小微企业是大企业成长的基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产业发展生态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解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创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积极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南昌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引大引强、加快大企业发展,一方面把小微企业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的成立,就是南昌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具体举措,目的是为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搭建一个载体和平台,提供一种专业、特殊和个性化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迫切希望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能够继续给予关心指导、政策倾斜、协调推动、创新扶持,共同探索出一条小微企业发展的示范之路。

秦志辉秘书长在会见时说,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是南昌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一系列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在信息沟通、政策衔接、宣传培训、管理创新等方面,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服务。

揭牌仪式上,秦志辉秘书长、陈俊卿市长分别代表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南昌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陈市长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示范园的揭牌,对南昌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调整优化工业经济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为南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倍加珍惜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示范园称号,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对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有为的措施、务实高效的服务,加快成立工作班子、科学制定合作计划、精心策划合作项目、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合作协议和示范园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把示范园建设成为政策支持一流、行政效能一流、产业配套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的园区,打造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的重要平台、全省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全国破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的重要典范,为加快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坐落在南昌经开区与新建县交界处,由两区县合作,按照“市里主导、区划不变、整合资源、合作开发、加快推进”的原则,实施“三步走”战略:远期规划12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6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成小微企业核心发展区;近期60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一园多区,功能叠加”的新型工业化主战场;远期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向九江方向延伸、对接,使昌九工业走廊真正成为引领全省产业发展的“龙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