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昌经开区集聚资源 打造产城大融合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经开区 2012年1月10日

[内容速览]经开区围绕“工业立区、三产富区、功能活区”的发展要求,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创新、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奋力推进“项目大招商、产城大融合、效能大提升”,争当全市“核心增长极”的排头兵。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打造汽车装备、新型材料两大“双百”亿产业集群,基础设施投入超50亿元……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后,经开区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工业立区、三产富区、功能活区”的发展要求,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创新、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奋力推进“项目大招商、产城大融合、效能大提升”,争当全市“核心增长极”的排头兵。

工业立区撑起工业崛起的“脊梁”

“打造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产业是根本。经开区作为南昌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有重点、大力度地发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当全市‘核心增长极’的排头兵。”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产业发展方面,经开区将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产业格局。同时,立足产业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在资金流通、技改贴息、税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大力促进企业规模升级,做大做强一批10亿级以上的企业,扶优扶强一批5亿级以上的工业企业;在税收、金融、土地等各个方面优先倾斜,为中小企业贴身打造“五星级”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

同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经开区将围绕“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培育一批主力板块、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的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大企业,集中力量主攻具有牵动力、支撑力和辐射力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加快形成一批产业新、特色明、规模大、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基地。力争每年引进世界500强或国内大中型企业3-5个。

此外,经开区还将加快产业集聚,打造多元支撑的平台,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和平台,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实现产业的大聚集、大支撑、大提升,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根本取向,重点实施“4+3”产业发展战略,力促汽车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加速扩张,家电、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三大传统主导产业扩容升级,着力构建结构优、质态好、贡献大的新型产业体系。2012年,经开区将倾力打造汽车装备、新型材料两大“双百”亿产业集群。

三产富区汇聚现代综合物流中心

三产历来是经开区“富民富区”的重点、亮点。该区将以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配套业为三大主攻方向,充分利用临空靠江的区位优势、“水、陆、空、铁”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全力提升区内港口码头的承载能力。同时,依托港口码头的建设,打造出一条低成本、低碳的“黄金水道”产业带;在航空运输方面,依托“乐化解放思想组团”的建设,充分发挥紧邻昌北国际机场的优势,重点打造航空物流园,努力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该区将叠加南昌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提升,构建综合物流、专业物流、配送集散中心相结合的区域物流体系。并积极吸引苏宁电器、美的、钢材、邮政等有实力、有影响的物流企业进区发展,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流的现代物流中心。

另外,经开区还将以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中心为重要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外来投资,打造新商业中心、汽车贸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生活资料集散中心等“四大中心”,构筑经开区“商贸大区”“物流大区”的新形象,使物流产业成为该区的一个“增长极”。

功能活区打造产城融合的旺地

开发区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如何完善园区,把园区盘活成为发展的焦点。为此,经开区将着力打造一个由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集物流产业、商贸购物、房地产开发、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经济新城区。

在园区规划上,该区全力实施“产城融合”战略,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经济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变,把工业区建设成为“工业与服务业互动、二产与三产共旺”的现代化新城区。

2012年,该区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昌北地区投入大约50亿,打造一批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在区内有影响、全市有特色的知名医院和品牌学校,引进和建设2-3家高品质的国际连锁大卖场、大超市及大型商贸综合体。南昌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全区之智实现产城大融合,成为省会南昌产城融合的旺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