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春的一天,位于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畔的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工地上,走来一群壮实的汉子,他们是由国内空调压缩机产业龙头企业—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派遣到南昌工厂的管理人员。
在这批派遣干部中,有一位看上去年龄不到四十,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中年人,他一路上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似乎已经感觉到这里将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应该留下更多的记忆…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谢子伟。两年后,这位早已把自己溶入到这片红土地的人,给自己起了个网上昵称,叫“谢南昌”。
在南昌海立制造本部内设置的各类职位中,有一项集部门人事协调经理、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三位一体”的职位,这是南昌海立党政工组织在贯彻以生产现场需要为中心的理念,力求打通服务一线员工渠道“最后一公里”而精心设置的特殊职位。谢子伟同志在这独一无二的岗位上,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许多努力,被广大员工亲切的称为“谢老师”。
故事一:真心实意地帮助员工解决困难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无疑说明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更是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春节前的一个下午,公司生技部年青的工程师王赛,在进贤县李渡镇的丈母娘家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原来,公司总部为了加强海立印度工厂的技术管理工作,要从南昌海立年青技术骨干中抽调王赛去国外工作。这原本是件好事,却让王赛的丈母娘为患病多年的女儿担起心来,不愿让女婿出国工作。
谢子伟得知情况后,先给王赛安排好假期,让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去处理家事。然后又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到王赛丈母娘家进行家访。
在李渡家中,谢子伟先向王赛的丈母娘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王赛在工作上的表现,再从王赛的家庭经济上和个人事业发展上与她来掰扯道理,直到把这位农村老大姐说的心花怒放、连连点头,一再表示会帮助王赛安排好家务,让他王安心地在国外干好工作。
故事二:满腔热情地推动部门文化建设
提起谢子伟同志在推动部门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就不能不说在制造本部蓬勃兴起的“小型图书馆”活动。
南昌海立的“小型图书馆”活动,发起于公司的制造本部。作为属地化人员培养的手段之一,结合海立管理年的契机,南昌海立制造本部2012年在各工场﹑科室建立了小型图书馆,希望通过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从而快速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来适应南昌海立的快速增长,并为后期的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在谢子伟的倡导和主持下,这项利在当下﹑功在长远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公司工会和基层组织、尤其是青年员工良好的策应与互动。各科室也顺势而为,把内部定期的学习交流作为提升科室绩效的助推剂,使员工的学习热情呈持续升温状态。
当年,制造本部小型图书馆活动中参加学习分享的员工共计354人∕次;举办辩论赛7场次。这不仅在部门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成为南昌海立工会致力于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
故事三:身体力行的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让工会的职工教育职能在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体现,是南昌海立工会工作中的亮点,也是谢子伟同志日常工作中的热点。
几年来,我们看到:每周一次的公司两支业余队的足球比赛时,有他活跃在绿茵场上;青年员工三年在“海立之夏”文艺汇演中连续获奖,台后有他付出的辛劳;南昌市“万人健步行走”的海立方队里,他的闲情逸致让人印象深刻;“乐在金秋”员工钓鱼比赛的获奖人员中,他摘取了单尾重量第一的奖项;“制造最强音”合唱比赛的舞台上,他挥动着强有力的臂膀。还有拔河比赛、男子篮球赛、马年元宵灯谜会、庆“三八”呼啦圈大赛、跳绳比赛等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企业文化不断地渗入到职工的心灵中,为企业凝聚人心、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谢子伟同志作为公司主体的制造部门工会主席,为之付出了许多心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