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蛟桥镇结合实际 创新自选动作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经开区 2014年3月24日

为进一步深化蛟桥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具有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蛟桥镇从实际出发,在做好规定动作,完成规定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开展“123456”专项活动,即:推行1种方法、完善2项制度,开展3大行动,落实4条举措,实施5类工程,实现6个目标。以专项活动的开展推动教育活动的深入,以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种方法。推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线工作法”。着力在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中分两个层级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开展“我与百姓话家常”征求意见活动,走出机关股室,深入田间地头,“身”入一线听真话,“脑”入一线取真经,“心”入一线办真事,使决策更加符合民意,让政策更加赢得民心。

2项制度。完善联村、联户两项制度。着力推进支部联建党员连心,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围绕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倾听群众心声,谋划发展良策。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开展“一十百千”活动,一人联十户,十人联百户,百人联千户,千人联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3大行动。开展正风气肃纪律、惠民生优环境、走基层办实事三大行动。

正风气肃纪律行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规定精神,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弘扬“六种作风”,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做好明白人、带头人、清白人、健康人“四种人”。

惠民生优环境行动。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建设便民站点,设立红旗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印制联系卡片,为群众提供民政、计生、农保、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业务办理和相关服务。

走基层办实事行动。围绕群众关心的住房、道路、环境、卫生、饮用水和治安等困难和问题,重点办好10件实事。

4条举措。落实学习带好头、调研沉下去、服务送进门、攻坚冲在前四条举措。

学习带好头:镇党政班子、村委班子做起,领导干部学习先一步,掌握深一层,理解透一点,以领导干部的先学先行,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一起学。通过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调研文章,开一次讨论会等形式,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养成潜心学习、勤于思考、勇于践行的良好作风。

调研沉下去:两委班子成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2次,每次探访群众不少于2家,每次不少于半天,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报告回来,不走形式过场,不打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增加基层负担。

服务送进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服务企业,深化“管家式”服务机制,将政府角色向服务上变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引导农民就业、自主择业,鼓励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攻坚冲在前:党员干部要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中冲在前,遇到危险工作冲在前,遇到困难中冲在前,以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带动引领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类工程。实施强镇富民、拆迁安居、秀美乡村、惠民保障、和谐社会五大工程。

强镇富民工程:合理利用村级产业用地,充分发挥镇村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提升花木种植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稳步推进村民和集体收入倍增计划,2014年,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达6个以上,超500万元的村达3个以上,龙潭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

拆迁安居工程:服务经开区“大拆迁、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做好拆迁安置,危房改造工程,实现拆迁任务完成率100%,拆迁家庭安置满意率100%。

秀美乡村工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创文保卫、治脏治乱”专项活动;以“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为抓手,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抓好农村路网建设、小农水工程项目建设,整治“三渠一库”,升级改造农村垃圾中转站,推广农村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

惠民保障工程:抓好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工作,特别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力争职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养老保障提质升级;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发放标准;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积极开展大病救助,切实保障好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生活;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和谐社会工程:理顺镇村(社区)两级关系,明确具体责任,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完善维稳工作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源头治理,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应急处置,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6个目标。实现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变、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形象进一步提升、社会氛围进一步和谐六大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