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1年1-3月全区国民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经开区 2011年5月5日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大力实施“12345”工程,认真落实“大招商、大建设、大服务”这一举措,积极投身“发展提升年”活动,扩大有效投入,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主要经济指标亮点纷呈。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346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工业总产值为97.2456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9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总额为5.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为21.7562亿元,同比增长13.81%。完成财政总收入为6.1亿元,同比增长4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4.0943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社会品零售总额为4.5281亿元,同比增长43.12%。实际利用内资为20.39亿元,同比增长27.14%;实际利用外资为9378万美元,同比增长63.72%;完成出口创汇为689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6%。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国民经济,工业经济两个稳步提升,财政金融,招商引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继续给力等五大亮点。

1、国民经济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7.5346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0.1547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27.357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为23.8316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0.0224亿元,同比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由去年同期的0.48:75.65:23.87调整为0.41:72.89:26.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提高了2.83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工业结构持续改善。1-3月,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为97.2456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9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总额为5.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21.7562亿元,同比增长13.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6934亿元,同比增长29.49%,实现利税总额为4.9637亿元,同比增长39.74%,其中利润为2.9787亿元,同比增长38.06%。

一是规模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市前三甲。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为21.7562亿元,列全市第三位,这是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进入前三甲,总量超过南昌县9078万元,我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我区工业经济继续延续2010年以来的好势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由2010年的全市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二是主导行业特色明显。一季度,汽车和精密制造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6个行业发展迅速,累积完成产值66.732亿元,同比增长30.7%。以百路佳为主的汽车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3.25%;以洪都钢厂为主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48.72%;以诚志股份为主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业完成产值为7.99亿元,同比下降9.55%;以奥克斯为主的家电产业完成产值为14.39亿元,同比增长33.68%;以润田为主食品行业完成产值为7.18亿元,同比增长33.69%;以西林科主的精细化工和建材行业完成产值6.519亿元,同比增长29.83%;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产值8.99亿元,同比增长41.77%。

三是规模以上工业用电稳步增长。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为28155.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56%,其中晨鸣纸业用电量为16765.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16%;硬质合金为911.61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9%;奥克斯为358.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58%;海立电器为1077.1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1.39%;格特拉克为398.3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11%;神基科技未199.98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4.83%;洪都钢厂为995.601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5%。

3、财政金融继续给力,主要指标高位增长。一是财政收入高位增长。1-3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1066万元,增长42.2%,其中一般预算性收入为12615万元,增长54.1%,比去年同期提高51.9个百分点。分税种来看,一季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三大税种累计实现税收2757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5.14%,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分别为13059万元、9079万元、5432万元。前三个月全区累计完成财政总支出17175万元,有利地保障园区基础建设顺利设施和民生工程稳步推进。二是金融保持较强劲增长。截止3月底,驻区6家金融机构全部存款余额115.4502亿元,同比增长34.99%,其中昌北工行和昌北中行存款余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2.11%和49.3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3.6018亿元,同比增长15.8%,存贷比为81.08%。为缓解区内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季度6家金融机构加大对驻区企业放贷规模,累积放贷为28.864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0.83%。

4、招商引资继续给力,外资迅猛增长。在欧菲光、东光电子、海立、格特拉克、苏克尔、康师傅、北洋AK生物糖等大项目强劲带动下,招商引资继续给力,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列全市第三,实际利用内资总量列全市第二、出口创汇总量列全市第四。一是内资引进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实际利用内资为20.39亿元,同比增长29.68%,增速高于全市7.96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二位;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30.76%。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迅猛增长。前3个月,我区累计批准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0.9378亿美元,同比增长63.72%,高于全市32.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5、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继续给力。一季度,受康师傅、沪航、格特拉克、北洋食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投资稳步增长。前三个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943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473亿元,同比增长33.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312亿元,同比增长35.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0.135亿元,同比增长35%。二是社会品零售(含批发业和零售业)市场持续旺盛,继续保持了去年良好态势。1-3月,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82亿元,同比增长48%。三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随着欧菲光科技、硬质合金等企业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为9249万美元,同比增长12.01%,其中出口创汇为689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6%。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部分行业增速低于GDP增速、与国家级开发区相比差距明显、供电紧张的矛盾、物价持续走高和用工紧张的矛盾等五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1、部分行业增速低于GDP增速值得关注。从GDP的组成看,扣除行业价格指数(CPI)后,部分行业增速低于GDP增速,第三产业增速仅为9.9%,低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如我区11家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259亿元,同比同比增长6.6%,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5.8%、2.3%、2.1%。

2、与国家级开发区相比差距明显值得关注。从全省7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量来看,标兵离我们越来越远、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差距越来越明显。一季度,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为97.2456亿元,总量排全省7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三位,工业总产值分别低于排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南昌高新区和新余高新区56.2626亿元和43.4771亿元,仅高于排第四位的萍乡经济开发区4.8313亿元。从增速来看,我区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南昌高新区29.49%的0.4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4.4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国家级开发区近年引进的投资大产出高的大项目已开始产生效益,如南昌高新区赛维BEST、新余高新区的光伏企业赛维、萍乡经开区的萍矿集团和萍钢配套项目。而我区缺乏像BEST这样投资上100亿元、产出过100亿元的大项目。

3、电力供应紧张的突出矛盾值得关注。近期,受电煤价格上涨和丰城电厂机组检修影响,当前又是工业企业生产高峰期,企业生产订单充足,电力负荷不足将严重影响奥克斯、神基科技等企业生产,供电紧张的矛盾不容忽视。

4、物价持续走高值得关注。一是企业赢利水平下降值得关注。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成品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价格指数(PPI)持续走高,1-3月CPI和PPI分别为5.383%和7.3%。当前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CPI和PPI上涨的双重压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利润大幅下降。1-3月,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有5户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如因原煤炭价格从原650元/吨上涨到850元/吨,加上废纸价格上涨晨鸣纸业企业运营成本每月上涨600万元。二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值得关注。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将给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新压力。

5、用工紧张矛盾值得关注。从2011年全区安商服务活动走访情况,全区有24个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一是我区现有的劳动力总量偏少。目前,我区剩余劳动力只有1万人,而区内企业每年新增近万个就业岗位,超过我区新增劳动力的递增速度。二是部分企业工资待遇较低。从调查情况看,缺工比较严重的企业都是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企业缺工严重和员工流失率高的企业集中在技术、工艺要求较高的机械类企业。从工资待遇与缺工的关系来看,月平均工资水平(含加班费)1500元以下的企业普遍招工较难,大部分企业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来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造成员工流失和招工缺乏吸引力,有些企业劳动力月流动量竟达到30%。

三、下一阶段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扶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一是做大做强汽车机电、新材料、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1-2家空调、冰箱等家电生产企业落户开发区,引进一批家电产业上下游企业,继续壮大家电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扶持有市场前景的有色材料、黑色金属、造纸、生物医药等产业扩大生产,力促硬质合金、无缝钢管、低定量涂布纸、生命产品抢占国际国内市场。三是大力发展K发动机为主新型产业。K发动机是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产业,也是未来五年产值可过1000亿元产业集群。在政策和资金上全力支持K发动机引进消化和吸收,争取早日投入生产并形成效益。

2、科学引进,增加建筑业和贸易业比重。建筑业和贸易业总量占GDP比重偏低,已关系我区GDP总量和增速的快速平稳增长。多数建筑业和贸易企业具有占地较少,税收较高,产值较大特点,建议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增加建筑业和贸易业企业引进比重,壮大我区经济总量。

3、合理安排,确保大中型企业有序生产。大中型企业是我区工业经济的核心,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用电,为保持我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服务,帮助企业渡难关。为缓解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建议在2011年安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各个部门继续加强服务,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企业建设和生产中遇到问题。

5、多方协作,解决招工难问题。我区缺工较为严重的主要是制造业所需的普通操作工,区内现有的劳动力远远不能满足的。一是组织企业,分赴本省各县市及人力资源较为充足的外省区开展劳务合作,引进劳动力资源。二是鼓励和支持职业中介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法,直接为企业引进劳务。三是加强与市内的职校开展校企合作,既解决学校学生就业问题,也帮助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难题,实现互利双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