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赣江新区经开组团新庐小学创新举措开展普法教育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经开区 2018年10月12日

《宪法》、《食品安全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如何把枯燥的法律法规传达给学生?在经开组团新庐小学,暑假才建好的法治文化宣传长廊新学期正式“上岗”,让学生每一天的成长都与法治同行。不仅如此,该校还将普法教育与各学科的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让普法教育更加鲜活,在潜移默化中收获良好的普法效果。

新学期伊始,在新庐小学崇德楼四楼,一条刚刚建好的法治文化回廊吸引了众多学生的注意。沿着回廊前行,从楼梯口到高年级教室的短短一路,学校分别设置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四大法治文化宣传版块,让学生们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这些法律知识。

尽管是生硬的法律知识,但学校的版块内容设置却让法律知识显得“柔软”。在“学法篇”区域,记者注意到,学校从日常衣食住行入手,引入宪法话题,并对学习、生活中常常涉及到的法律名称进行通俗介绍,传递“法律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而在“知法篇”区域内,朗朗上口的法律歇后语和趣味小知识则能充分激发学生了解宪法知识的热情。“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学校今年打造了这样一个法治长廊,并以这块基地为主线,鼓励学生学知所用。”该学校分管副校长阮勇平说。

除了各式各样的宪法知识,四楼的回廊上还有不少以法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例如书法、绘画、剪纸等,五颜六色的作品成为这条长廊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据阮勇平介绍,暑假前老师面向学生发布“作品征集令”,学生们踊跃参与。“这些作品都是学生们创作的,其中一些复杂一点的剪纸作品,则是学生和其家长一起完成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所学校的“掌舵人”,校长黄竹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除了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上下功夫外,他还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不仅成立了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一支普法宣传教育教师队伍,并不定期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

“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置了法治教师,从课堂上、感官上、老师配置上,引导学生知法、守法、懂法。”黄竹生告诉记者,针对高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学校法治课内容的设置也存在差异。“低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将法制教育落实到规则意识教育上,高年级则以防欺凌等知识为主。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融合,创造立体的、全方位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法治素养。”

该校除了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外,其他学科教师也会结合各自的学科教学,将普法教育渗透其中,以增强普法教育的可持续性。例如在科学课上讲授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让学生拥有更多鲜活的法律知识获取途径。

专业的师资力量、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为学生了解、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创造了环境,下一步,该校计划打造一套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通过逐步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教学任务及要求,制定奖惩措施,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授课老师、分管负责人的绩效相挂钩,不断推进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学校计划编写一本法制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同时丰富法治教育活动的载体与形式,让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家校联手创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阮勇平说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