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垃圾焚烧项目的逐渐增多,如何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实施有效监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行四个层级的管理模式,即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当地政府检查、厂方自身管理、公众参与监督。
“哪怕只是被罚一块钱,企业就要损失几千万元。”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多方面的政府监管,让企业无法钻空子,而高昂的违法成本,也让企业对“作弊”行为望而却步。
环保企业污染实行终身制
作为中国环卫行业著名专家和业务带头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表示,环保企业要做有良心的企业。
环保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行终身制。“造成污染是要终身制的,产生的废物也是终身受监督的,比如焚烧产生的废物量,到哪里去了,全过程都有记录,不论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拿这个厂是问。”徐文龙表示。
目前,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行四个层级的管理模式,即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当地政府检查、厂方自身管理和公众参与监督。
今年年初,国家环保部开始组织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开展“装、树、联”工作,全面提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为增进“政企民”之间互信、破解邻避效应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所谓“装、树、联”,就是所有垃圾焚烧企业都要安装污染源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都要在显著位置设立显示屏,将污染排放数据实时公开;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都要与环保部门联网。
各项运行参数可实时在线监控
2008年11月,占地75亩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试运行,该项目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为目的,通过焚烧方式产生电能。
在该项目中央控制室内,工程技术人员坐在大屏幕和电脑前忙碌着,各种仪表和显示屏实时显示着运行情况。据介绍,中央控制室是整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指挥中心,对焚烧炉内的气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监控内容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氧气、氮氧化物、氯化氢、水、粉尘等。实时监控显示,废气数据低于国家和欧盟标准。
这些监测数据均来自项目中安装的污染源监控设备。常州市武进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说,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配套了在线监测系统,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可以接收到实时数据。“监测设备由第三方机构维护,确保大量数据出来后的准确性。当数据出现异常时,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跟踪核实。”工作人员表示。
与此同时,在常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的办公室里,副支队长卜君仔细观察着国家环保部网站上显示的光大环保常州能源项目的各项指标数据。“实现联网后,各项重点监测数据,我们都可以实时查询。”卜君说。
卜君说,垃圾焚烧过程中有政府部门的层层监管,并建立起了在线监管系统,垃圾焚烧厂内的各项连续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联网,国家环保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各项指标,实现多种手段监管。
政府人员24小时驻厂监管
在光大环保常州能源项目,每天都能看到当地城市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记录各项监测数据的身影,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处置中心监管科副科长浦景就是其中一员。根据2015年10月1日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要求,垃圾焚烧厂从试运营期开始,当地环保部门必须派发人员入场,开展各项监管工作,这就是当地政府检查的监管模式。
“通过驻厂监管,可以现场监管数据的产生由来,应对运行中的突发情况,把握第一手的真实信息。”浦景说。每一车垃圾入场后的计量、负压状态、焚烧温度、烟气排放、灰渣和渗滤液处理等各生产环节和气固体排放,都是政府部门监管的重点,同时实行三班轮流的24小时监管制度。
垃圾焚烧炉内燃烧情况、污染物在线监测浓度、炉渣外观及出渣量等数据,都是环保人员监测的重点,为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环保部门还会委托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烟气、污水排放等主要污染物实施定期抽检。根据规定,第三方进场取样时,垃圾焚烧厂相关人员、环保部门驻厂工作人员、第三方检测取样人员同时在场,确保检测的真实性。
“这些数据是有连贯性的,比如说要达到这个数据,一年就要用一定数量的消石灰和活性炭,住建部会检查消石灰和活性炭的具体使用情况,而且要提供相关发票,所以说监管是有多种手段的。”中国环卫协会垃圾处理专家委员会理事龙吉生说。
烟气成分数据在大屏幕上公开
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大门口,设有一块显示着烟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的大屏幕,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一氧化碳等数据。据悉,这样做是为了实时公布烟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随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后,还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厂参观,监督垃圾焚烧的生产流程和排放情况,住在工厂周边的村民是这里的常客。
曾经,附近的村民在厂房外看到有白色气体不间断地冒出,担心是有害气体排了出来,便来到厂里了解情况。经过实地“勘察”的老百姓了解到,烟囱排出的白色气体并不是烟气,而是水蒸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了解,在垃圾焚烧厂建成初期,由于对垃圾焚烧项目工艺和管理模式不了解,周边村民对这个项目极力抵制,后来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后,村民自发组成了监管团队,对垃圾焚烧进行监督。
一元罚款将连带损失几千万元
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严格规定和国家行业监管部门、环保部门、民众的积极监管,企业也不得不严格自律。
2016年10月22日,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方式,全面加强监管”、“建立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范体系,杜绝违法排放和造假行为”。《意见》还明确了垃圾焚烧出现行业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排放不达标,就会被关停,这对企业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如果违法还要判刑和坐牢的。”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珠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部负责人左方超说。
停业整顿,反而会让企业得不偿失。“哪怕这个厂只停下一个星期进行整顿,损失都要远远大于所谓他要节省的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说。
对左方超来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责罚条例。“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如果检测超标就将进行处罚。而且也会对我们日常工作进行评分,不达标就要罚款。”左方超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的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也就是所谓的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如果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处罚了,这些优惠政策就不能享受,哪怕只是被罚一块钱,企业就要损失几千万元。”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志标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