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规划国际征集预审报名截止日。有关部门透露,“水乡客厅”方案国际征集吸引了国内外80多家(40多组)规划设计单位报名,国内国外的顶级设计单位都有。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综合评审和比较后,将从中选择5名申请人作为入围应征人,进入项目正式征集阶段,最终成果12月21日交付。
这么多国际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单位报名应征,足见“水乡客厅”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报名设计单位中许多参与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地标性建筑竞标设计,一些还是报名竞标雄安新区规划的“熟面孔”。但不同于雄安新区要规划一座新城,也区别于各地纷纷开建的开发区和CBD,“水乡客厅”要建的,是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和特点的示范区,一个具有办公、展示、旅游功能的门户地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何要建一座“客厅”,它将承担怎样的功能,建成什么模样?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他是“水乡客厅”提出者、城市设计负责人和本次方案征集技术牵头人。他表示,水乡客厅是长三角“团聚和待客”的地方,是示范区交流议事、商讨合作和展示一体化成果的地方。坚持问题导向,“水乡客厅”将承载一体化发展的议事、交流、办公、展示等功能。建成后,“三省一市”的议事机构(执委会),开发建设的理事单位,以及信息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将“摆布”到“客厅”来。此外,体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等“实践成果”,也将在“客厅”里向客人展示。“水乡客厅”整个片区不会是规则的几何板块,而可能是“八爪鱼”或“珠串式”的:若是考察创新经济,可沿“绿道”去华为产业园和汾湖高新区;游览水乡古镇,则顺“风景道”或乘船去金泽、西塘。整个“水乡客厅”内,河、湖、田、镇、村一体设计,并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会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教体验等功能性项目,呈现和谐共生的聚落环境和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水乡客厅”也将‘抽取’江南的文化特点和水乡的空间基因,融入到整个‘水乡客厅’的谋篇布局和规划设计中,打造‘最江南’的‘新水乡’。”
因此,“水乡客厅”虽不是新城,也不是CBD,起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它们小。由于周边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密集,规划从上海、苏州、嘉兴有三条轨交在此交会,水乡客厅成了周边城市的“绿心”,体现跨省域和超级都市圈的特征。专家认为,这种城市结构颇类似于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那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大中城市以线性辐射方式围绕着一片“绿心”,这种“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结构,形成了荷兰西部城市集聚区。因此“水乡客厅”极有潜力建成上海、苏州、嘉兴等城市共同的“湖荡绿心”,城乡融合、城绿交融,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