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规范上海市GDP核算问题答记者问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2004-01-15

关于规范上海市GDP核算问题答记者问

近期,国家统计局下发了《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对国家和地区GDP核算和数据的发布、修订,地区GDP名称及人均GDP计算方法等作出改革和新的规定。为此,上海市统计局负责人就上海市的贯彻意见回答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把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正名为地区生产总值?

答:GDP(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指标。以前,我国习惯上将国家和地区的GDP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区核算资料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将地区GDP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不够确切,考虑到 Domestic一词有“国内、地区、当地、家里”等多种涵义,为了更加准确和规范化地表述,国家统计局决定从2004年起把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正名为“地区生产总值”,简称“XX省GDP”;同理,将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正名为“地区收入总值”,简称“XX省GNI”。

因此,从2004年起将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更名为“上海市生产总值”,简称为“上海市GDP”;将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原GNP)更名为“上海市收入总值”,简称为“上海市GNI”。

问:上海市在核算和发布GDP数据有何变化?

答:为规范我国GDP核算工作,国家统计局对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进行了改革。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精神,上海年度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年度GDP初步核算数于次年1月15日以后在《统计公报》及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布;初步核实数于次年5月份完成,刊登于《上海统计年鉴》和其他公开出版物;最终核实数于隔年5月在统计出版物上发布。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在季后10日后发布,核实数于次年在公开的统计出版物上发布。除特殊情况外(如出现非典疫情等),原则上不对外公布月度GDP数据。

问:GDP数据公开发表后是否会作修正?

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有更多核算所需要的部门财务资料、业务资料汇集市统计局,这些资料对于修正统计数据的误差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在确定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的同时需要对GDP数据进行修正。当然,在修正GDP绝对数的同时也要修正增长速度。在获得重大普查数据(如经济普查)后,如GDP数据及计算口径有较大变化时,则根据资料情况对普查前几年的GDP数据进行修正。

问:为什么要调整人均GDP计算方法?

答: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GDP与同期人口平均数的比值。按照国际标准,人口平均数应该是同期平均一年以上常住人口,即包括一年以上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户籍人口的统计制度比较健全,而流动人口的统计难度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又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流动人口比较少,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差距不大,因此,大部分省市是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地区间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地区间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难以准确反映地区的实际情况,影响地区间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因此,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地区统一使用现人口统计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为便于地区人均GDP数据的衔接,国家允许有两年的过渡期,在两年内可以同时公布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数据。本市从今年起也将按两种口径计算人均GDP。

问:影响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主要涉及到三个变量:GDP总量、常住人口平均人数、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在GDP总量确定之后,后两个变量尤为重要。

问:常住人口具体计算口径是如何确定的?

答:根据国际核算原则,人均GDP中使用的人口指标是指居住本地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即上海户籍人口数扣除户籍人数中离沪一年以上的人口,再加上在沪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同时,一般来讲对外公布的人口数据是年末时点数,而人均GDP是反映一个时期的总量指标,相应人口数应该是一个时期的平均数,因此需要将时点人口数调整为平均人口数。

问: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是如何确定的?

答:由于各国货币的不同,世界上通用的人均GDP的国际比较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直接用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年度平均汇率进行换算,2003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年度平均汇率在1:8.275左右;另一种方法是用购买力平价(PPP)的方法换算,就是对不同的国家(如中国和美国)用同一组数量、质量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价格进行比较,得到不同货币的购买力比价。如同样一份麦当劳套餐,在美国市场价格5美元,而在上海的市场价格25元人民币,这样得到人民币与美元在购买麦当劳的比价是5:1,即5元人民币等值于1美元。国与国的购买力比较一般要涉及数千种同质同量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然后用一定的权数平均,最后得到反映两国间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比价。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资料中,人民币与美元购买力平价比目前的汇率要高得多,即人民币的价值高于目前的汇率水平。因此,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远高于按汇率计算的水平。

目前,上海市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用的比价是全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

问:上海市两种口径人均GDP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答:2003年全市GDP总量6250.8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户籍人口1338万人,人均GDP为4.67万元,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5642美元。若按常住人口计算,一年以上平均常住人口为1642万人,人均GDP为3.81万元,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4600美元。

根据以上情况,再参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人均GDP无论是按常住人口计算,还是按户籍人口计算,上海提出的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左右的水平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