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科长,你什么时候帮我把钱取走咯?”7月25日,湘乡市人民医院家属楼,88岁高龄的毛继武老人几次带着请求的口吻催促湘乡市人武部干部彭秋明把他捐20万元拿走,心情一如两年前的急切。
当天,在湘乡市人武部、民政局领导的见证下,毛继武终于实现了两年来的夙愿,把一生积蓄20万元委托给两部门并转交给湘潭舰。
“这没好多钱,没什么好宣扬的!”
“这没好多钱呢,没什么好宣扬的。”25日,当我们走进毛继武老人家里,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他这样的婉拒。
一件白色T恤,搭配着一条七分短裤,尽管年近九旬,满头白发,但仍耳聪目明,健步如飞。毛继武老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朴素、很健朗,但手臂上的留置针却分明告诉我们,老人还在打着针呢。随行人员告诉我们,这几天老人痔疮犯了,确实还在医院打点滴。
在毛老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装修同样简单、朴素,除了电视机,每一件家电家具都颇有年份,卧室里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书桌、一条老式竹凳,没有空调,只有一台“古董”风扇,床上两个枕头还缝补着大补丁。
“家里经常备有剁辣椒、霉豆腐,剩菜剩饭从来舍不得倒掉。”照顾老人两年多的保姆朱爱莲告诉我们,尽管毛继武和老伴退休工资有7000元一个月,但一直以来,老人吃得也很朴素,从不大鱼大肉,不抽烟、不喝酒,每天粗茶淡饭,即使过年过节都是这样。
20万元,尽管毛继武和老伴认为“没多少钱”,但却是两位老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毕生积蓄。
“能为国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是我最大的愿望!”
2012年,辽宁舰交付海军。2013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开建,当时,80多岁的毛继武就像年轻人一样兴奋,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航母。也从那时开始,毛老就萌生了为国产航母捐款的想法。因此,从2014年开始,毛老就一直奔波在湘乡市各银行、人武部、民政局等部门之间,迫切地寻找捐款的途径。
第一次,毛老找到中国工商银行湘乡市分行,向银行咨询有关捐款事宜,但银行告诉他没有账号捐不了。后来他又辗转找到湘乡市委组织部,想通过组织关系把钱捐出去,但也未能如愿。最后他找到了湘乡市人武部,人武部干部为毛老支持国防、关心军队建设的精神所感动,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航母舰队方面,却被告知航母建造不接受民间捐款。可是毛老不甘心,仍然执着地奔波于人武部、民政局之间,湘乡市人武部干部彭秋明告诉我们,两年来毛老给他打电话都不下七八次,每次都很急切,因此他一直把毛老的事放在心上。
今年“八一”前夕,湘潭市双拥办获悉毛老的心愿后,主动联系上了与湘潭开展“城舰共建”的湘潭舰,终于了结了毛老多年的心愿。湘潭舰(舷号:531)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是中国海军新一代主力作战舰型,自2016年开始,我市与湘潭舰开展“城舰共建”活动。
“能为国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毛继武了解到湘潭舰愿意接受捐款后很高兴,颇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国家强大,国防强大,人民生活才会有保障。”
20万元,对毛继武老人来说是他一生的积蓄,他为何如此坚决地要捐给国防建设?他告诉我们,这缘于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让他领悟到“只有国防强大了,人民生活才会有保障。”
毛继武一生与部队、与国防并无交集,但从小就有着渴望国防强大的强烈愿望。他告诉我们,1930年,他出生在长沙县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地下党员。1938年,他刚好8岁,却见证了“火烧长沙”的历史事件。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高层采用焦土战略,一把大火焚毁了长沙城。“尽管老家距长沙市区有60公里,站在山头仍能看到长沙城区火光冲天。日军来了翻箱倒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人发指……当时就有从军保家卫国的想法,但因为年纪太小,未能如愿。”毛继武回忆说,因为国家不强,国防不强,才会遭到日本侵略者欺凌。
1946年,16岁的毛继武来到长沙油盐米厂当学徒,接受会计知识培训,1951年被省粮食公司招工分配到湘乡市粮食公司。1954年入党,调入湘乡市粮食局工作。期间,他一度受到错误批斗,并被开除党籍,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但毛继武对党依然忠诚,对国家和国防事业依然关心。1971年,他被调入卫生部门,后来进入湘乡市人民医院,担任后勤副院长。
退休后,毛继武喜欢看军事、时事方面的报纸和电视节目,《参考消息》和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是他必看的内容。
听说老人要把积蓄全捐了,有亲戚劝他要留点钱防病养老,但毛继武摆摆手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够用就行,防病养老还有退休工资呢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母财产大多要留给子女,但毛继武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又留钱做什么。”因此毛继武多次召集子女开家庭会,对子女们说,“国家强大、国防强大才是根本,人民幸福生活才会有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