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市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湘潭市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2)(审议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推动湘潭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五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5G)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5G产业链的省重点企业,促进新基建和新动能融合壮大明确了方向。
目前,5G在湘潭哪些领域得到了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怎样?近日,我们到各通信运营公司、湘钢等单位进行了采访。
5G已应用于实践
一年前,我们以《5G,离我们有多近?》为题,报道了以湘潭移动首个5G基站落户和湘潭联通首个5G智能生活馆开放为标志,湘潭正式迈入5G时代。即时的网速体验,让人感觉5G触手可及。一年后,5G在湘潭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商业、安保、医疗等各行业领域,成为企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华菱湘钢、湖南移动、华为三大企业合作推进的湘钢智慧工厂项目就是5G应用于实践,成为新基建与新动能融合的典范。4月23日,在湘钢5米宽厚板连铸车间内,5G+智能加渣机器人每隔几秒钟就往铁水中加料,曾从事加渣工作11年的陈忠军只需在旁边辅助机器人将洒在平台上的料扫进炉内就可。“机器人的使用,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让我们告别了热浪滚滚的工作环境。”车间主任黄正涛告诉我们,在5G环境下,智能加渣机器人的运转情况能通过高清视频即时传到控制中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G在湘钢的应用早在去年9月12日就开始了,当天,华菱湘钢、湖南移动、华为三大企业合作的5G+智慧天车正式在湘钢投入使用。同年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湘钢天车工首席技师袁方海在1800公里之外的北京,操控天车完成了湘钢废钢区材料搬运。“这种5G网络下的实景再现,获得了工信部苗圩部长的点赞,”湘潭移动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对湘钢5G专网建设,为湘钢继续推进智能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业领域外,5G也成功应用于安保和医疗等领域。去年12月25-26日,中国联通5G安防云机器人首次在韶山应用于毛泽东同志诞辰安保工作。疫情期间,湘潭定点支撑黄冈医院,通过湘潭联通5G+视频会议回传,实现了湘潭市中心医院专家直接连线黄冈,远程进行视频会诊和指导;在市中心医院内部,通过5G终端实现本地端科室专家与隔离病房病人远程会诊、生命体征监控等,助力病情救治,节约了防护服等紧缺物资。
今年以来,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通信运营商都在逐步推动5G向农业、社区、教育等行业领域应用,积极构建与湘潭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5G应用场景。
5G建设已全面铺开
要让5G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5G网络的覆盖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快速推进,快速形成5G商用网络基础服务能力。按照《实施方案》,湘潭市未来3年将新建5G宏站4700个,新建5G汇聚机房203个,新建光交(光缆交接箱)1113个。
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在建设初期,基础电信运营商是主力。采访中,我们发现湘潭通信运营商都在努力布网,积极探索,但他们对5G网络的建设与覆盖基本一致,今年内将完成5G网络在市区的连续覆盖,县城区核心区的覆盖,以及重点行业、领域的覆盖。
目前,在各通信运营商及湘潭铁塔公司的积极推进下,市委市政府周边、湘潭经开区、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建设路口步步高广场商圈、河西基建营商圈、砂子岭商圈、湘钢及韶山城区等地都已经实现了5G网络覆盖。
在5G宏站建设方面,湘潭铁塔作为基站基础设施主要承接者,根据通信运营商的需求,今年5月17日之前将完成三家通信运营商625个宏站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年前将完成2000家5G宏站的改造建设。“目前,我们承建的湘潭5G宏站基础全部同时开工改造建设,改造建设的速度和数量在全省居于前列,”湘潭铁塔公司建设部刘灿说。
根据《实施方案》,湘潭市将编制5G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在衔接湘潭市各类发展规划的同时,合理布局通信机房、基站、铁塔、管道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规模建设,推动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