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连 陈娭毑,我明天早上过来你屋里收鸡蛋和鱼!”
“要得,我等下就去准备好,多谢!”
“不客气!”
“谭宇,明天顺路到我家里来坐坐。”
“好的,正好找你有事,呵呵……”
10月16日,晚饭后,湘潭县乌石镇华龙村谭宇的“党员谭宇网格群”里又开始热闹了起来,村民陈春连回复完消息便放下手机开始准备。17日一大早,谭宇如约来到陈娭毑家上门收购土鸡蛋、火焙鱼,现场称重,微信支付,几分钟工夫,208元便转到了陈春连的手机钱包中。对于每次谭宇上门来收农产品,陈娭毑连忙说着感谢,一旁的谭宇笑着应答,“下个月集满了您就再通知我。”
85年出生的谭宇是华龙村的一名无职党员。今年年初,按照镇里的统一安排,他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党员网格群,负责村上10户46名村民的管理。这下,无职党员谭宇有了“职务”——党员网格员!除了上门走访联系之外,每天他还会在网格微信群里和大家聊聊近况,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困难,也会在群里呼叫谭宇帮忙指导。热心的谭宇总想着怎么真正发挥一名党员的作用,帮助联系的这些群众,而当地村民家中的农副产品成为他帮助大家的一个好方向。“我觉得党员网格的拓展,给我们党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亲密地联系群众,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怎么发挥作用,做什么,怎么做。”谭宇说,通过党员网格群,他利用自家农业科技公司帮助网格群众销售农产品增收,也帮他们解决一些大事小情。
就在前几天,乌石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梁凯林家接待了今年来他家的第七批游客,20多名参加研学游的学生在他们家自己动手烹制农家饭菜。每次接待算下来,家里又增加了一笔收入,夫妻俩别提多高兴了。夫妻俩还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等靠要”思想严重,党员网格员贺师多次上门指导,宣传政策,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网格群培训指导他们成为村里研学旅游基地的接待户,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很好的脱贫致富路,对于未来,梁凯林夫妻俩充满了信心。
在乌石镇乌石峰村,该村党总支以“百千万工程” (依托百个网格,发动千名党员,联系万户群众)为依托,按照“党建+研学+旅游+农户”的思路,建设乡村研学旅游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种植、养殖和民宿,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创收,参加项目的农户每年增收达到4万元以上,该村集体经济今年有望创收近50万元。
今年以来,在原有镇、村、组三级网格群的基础上,乌石镇把71个村级网格再拓展到642个党员网格(网格员以党员为主,五老人员、乡贤、组长为辅,但都命名为某某党员网格),以前一个村级网格员平均要管理146户549人,现在一个党员网格员平均只要管理16户61人,同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现实情况,建立由外出务工党员联系外出务工家庭的网格,不让一户一人掉队。
网格升级重构之后,党员网格微信群联系和服务群众更精准,政策法规的宣传、群众诉求的收集、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产品的推销等,都可以通过网格微信群来收集信息、反馈情况、解决问题。“在开展‘百千万’网格化管理之前,每天接不完的电话、串不完的门,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从这家到那家,不仅自己的身体扛不住,而且群众的诉求也难及时解决。”回想以前,大明村党支部书记谢小慧无奈地直摇头。谢支书的“苦恼”,只是基层网格员的一个小缩影,包括镇站办所、派出所、村组等干部,无不感同身受。开展‘百千万’网格化管理后,从“大网格”到“小网格”这么一变,网格员的工作延伸分解了,社会治理的网更加铺大了,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谢支书的“苦恼”迎刃而解,镇站办所、派出所、村组等干部也纷纷点赞,“服务的效能上去了,群众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我们干工作更有劲了!”
可以说,642个党员网格,就是一张张示范网、服务网、同心网、脱贫网、致富网。正如湘潭县乌石镇党委书记周波说到:“推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主要目的就是让党员在基层组织的引领下,践初心担使命,让基层网格成为坚强有力的治理单元,让党员在网格中、在群众心中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小网格解决了大问题,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及时回应和解决了群众的各种需求,湘潭县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广该做法。在 “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工作中,湘潭县建章立制,矛盾、纠纷、诉访一网化解,给村党组织和党员压担子,有力确保“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目标基本实现;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一网融合,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村组事务囊入网格,乡贤五老、治村能人、驻村辅警、法律顾问等贤能拉入网格群中。
目前,全县17个乡镇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百千万工程”,全县已发动党员8000余人,建立党员网格近万个。如此一来,农村无职党员干事既有了平台,也有了名分,更成为了参与村组事务、服务村民群众、带动村民致富、强化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践初心、担使命的信心更足、信念更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