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委、市政府始终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开放崛起”战略,以建设湖南对外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加快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17年,全市对外贸易总额从5448万元到突破180亿元大关;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零到2亿美元,总量升至全省第7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总额从34万美元增长到1.95亿美元。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12亿美元,总量跃居全省第4位;内联引资达323亿元,近年来,增幅多次排名全省第1位。
对外贸易成绩显著
对外贸易是支撑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1986年,湘潭市境域对外贸易以出口商品收购为主。是年,全市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114万元,比1985年的7165万元,增长562%。1991年,境域专业外贸公司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1992年,全市专业外贸公司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在沿海地区设立经贸“窗口”,湘潭电机厂、江施机械厂获自营进出口权。全市开始形成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自营出口企业多层次、多渠道的进出口经营网络。1995年,由于开拓了对欧美、中东的出口市场,湘潭钢铁公司、湘乡铝厂、湖南铁合金厂、湘潭电化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出口产品优势以及湖南迅达集团、湘潭伟鸿食品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出口产品潜力增大。
2000年,全市已有83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到2005年,境域对外贸易仍稳步增长,年末湘潭市对外贸易依存度达17%。2006年,湘潭市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8.9%,创历史新高。出口商品结构改善,钢材、化工、机电产品、农产品仍占主导地位,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市场多元化初见成效,传统的东南亚、香港、日本等市场保持继续増长,印度、中东等新兴出口市场得到有效开拓。2007年,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仍然在18%以上,达到18.3%。
2008年—201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湘潭市进出口总额出现了小波动,但在2010年,又实现了较为强劲的恢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2011年—2016年,湘潭市对外贸易有起有伏,但进出口整体实现稳步增长。
到2017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4.1亿元,是1978年的338倍,近5年外贸年均增幅达5.7%,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9%,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全市目前形成了外贸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外资企业三路外贸大军,以精品钢材、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鲜冻猪肉、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外贸产业结构逐步多元化,2017年,全市出口产品种类达2533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零增长到2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2018年1月—11月,湘潭市进出口总额2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总量排名全省第5。
从改革开放初期,仅香港、日本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与湘潭市有贸易往来,到2017年,湘潭市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覆盖除南极洲外的6大洲的167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巴西、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湘潭市主要贸易伙伴。
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入围“中国百强外贸城市”。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握历史机遇,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引入了“活水”、增添了动能。
1985年2月,湘潭市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即“潭港汽车维修中心”,开全市招商引资先河。4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遍布湘潭各个行业,大到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旅游业等,细到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计算机信息业、商贸服务业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湘潭市投资99家外资企业,累计纳税总额10.78亿美元,从业人数1.09万人,年盈利额12.76亿元。到201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12亿美元,较1985年的3万美元增长4万多倍。“十二五”期间,全市实际到位外资累计完成35.15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实际到位外资总额(14.51亿美元)的2.42倍。2017年,湘潭市内联引资323亿元,是2003年(12.5亿元)的25倍。
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引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201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一、二、三产占比为3.03%、71.72%、25.25%,实体经济占比超6成,服务业占比提升较快,投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第二产业居主导、第三产业成新热点的“二、三、一”格局。
湘潭市引资规模不断创新高、内外资项目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重点引进了京东集团、万达集团、吉利集团、华夏幸福、北京住总集团等有实力的企业,并聚焦湘潭市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形成了汽车零配件产业园、京东电商产业园等园区,招商引资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并获评“2016年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引进各类500强企业百余家,其中2018年引进500强21家。
商贸流通持续繁荣
1985年开始,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湘潭市商业流通经过转机建制、搞活经营、扩大国有商业自主权等改革,商业逐步向大流通、大市场方向发展。到1997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流通领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市场消费繁荣,市场供应充足,商品价格稳定。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湘潭市历经多次消费升级,尤其是最近一次消费升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引领下带来了居民消费习惯与日常消费场景的全面变革。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是1978年的3.99亿元的161.6倍。
多元化的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连锁经营、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社区超市等现代流通新型业态正逐步取代以百货店、副食店为主的传统流通模式,基建营、建设路口等商圈商业网点聚集、辐射强劲,九华步步高新天地、湘潭中心、湘潭万达广场、福星金融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人气集聚。创于1995年的本土商业连锁企业步步高集团,其控股子公司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被誉为“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
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建设、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城区标准化生鲜超市建设与运营项目、“农超对接”、县乡流通再造、冷链流通标准化建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快了湘潭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同时,湘潭市获批“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全国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试点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2010年,湘潭市又获批“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着力推动以岳塘经开区、雨湖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的长株潭供应链核心枢纽建设。湘潭市拥有A级物流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京东物流和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的引进为物流标准化和智慧物流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新兴业态纷至沓来。电商产业集聚,重点打造湘潭电子商务产业园,尤其是2018年京东集团入驻湘潭,涵盖京东电商产业园、大数据基地、智慧物流配送等诸多领域的京东生态圈将逐步建立,电商集聚区蓄势待发。服务外包产业和会展经济都发展迅速,有效地拉动了湘潭市经济的增长。
“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诚信兴商年”、“不让消费者喝到一瓶假酒”等系列活动,全市诚信兴商氛围日益浓厚,加强商务执法力度,尤其是2009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市商务执法支队至今已检查单企业或单位1万多家,立案421起,结案421起,确保了消费市场安全。肉菜追溯体系建设日趋成熟。2013年底,湘潭市成为全国第四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现已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建设1个城市管理平台、8个流通追溯子系统和1个视频指挥中心,完成节点建设89个,在全国创造了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市民菜蓝子安全提供了保障。
“走出去”步伐加快
湘潭市“走出去”起步较早,湘潭神州龙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办厂,是湘潭市乃至全省第一家“走出去”企业。随着“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企业“走出去”水平不断提高,境外投资加快发展,主体多元、领域广泛、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美元,从非洲到欧美,从单打独斗到借船出海,从单一“走出去”到产业链“走出去”等,到目前,湘潭市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格局。至2017年,全市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66家,中方投资额12.2亿美元,投资国别涉及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外派劳务从1995年外派19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34万美元,到2017年外派7242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1.95亿美元,两项指标分别是1995年的572倍和381倍。外派国别从最初一两个国家到现在分布非洲、中东、东南亚“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近4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湘潭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法国加莱市等8个国家10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系列重大经贸活动,初步搭建了“走出去”的新机制、新通道、新平台。
湘潭是湖南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是第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5大开放平台的市州,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还设有跨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公路口岸,成功获批国家级湘莲出口示范区、国家级肉类出口示范区,正在加快建设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内陆省份首个可重复使用进境种畜指定隔离场已通过质检总局验收考核,口岸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
全国“金关工程”二期保税监管区域系统试点和全国公路转关车检场所快速通关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通关速度不断加快。
湘潭综合保税区是湘潭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战场,在省内多个综保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立足自身特点和区位优势,多渠道延伸招商战线,加强与商协会组织合作,推动了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