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潭衣物干洗纠纷多发——靠谱的干洗店去哪找?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0/3/18

3月15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9年度消费维权报告》。在服务类投诉热点中,洗涤服务投诉量不多,却呈现较高增长,且以干洗投诉居多。现下已到了冬春换季时节,又是市民干洗的高峰期,这一数据让不少市民开始担忧:“靠谱的干洗店去哪找?”

问题多 调解难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统计,去年我市共受理洗涤、染色类投诉76件,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衣服洗涤后出现了缩水、褪色、损坏、丢失等问题。

去年3月,市民周先生将6件衣物送至岳塘区一家干洗店进行干洗。期间,他曾两次接到商家电话,第一次称有一件羽绒服拼接部分被洗褪色了,第二次则是告知有一件羽绒服弄丢了,同意赔偿300元。接二连三的失误令周先生很是不满,对商家的赔偿方案不予认可,于今年1月拨打了12315投诉举报电话。

“在调解这类投诉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才能达成一致。”岳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方红所负责人说。去年,东方红所受理了20余件与干洗有关的投诉,因干洗行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调解时“物件损害责任归谁?”“赔偿标准是多少?”等问题不好判断,只能依靠双方约定进行调解。

在洗涤过程中,干洗“变”水洗最让消费者气愤。去年9月,市民张女士在领取“干洗”好的衣服时发现,一件羊绒大衣缩水变形,查实后得知是水洗造成的。经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调解,商家最终同意一次性赔偿1000元。

洗涤方法不正确是主因

是什么造成干洗投诉呈现较高增长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负责人认为,这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有关。这几年,我市注册干洗店的个体户逐渐增多,经过专业干洗培训的人员却很少。新增的干洗店多为加盟店,行业管理不够规范。

在干洗行业做了5年的罗未迟则认为,衣服洗涤后出现的各类问题主要是干洗店缺乏专业的洗涤人员,无法正确判断不同面料的洗涤方式,如有的衣服标签上明明写着不可干洗,商家却直接按顾客要求进行干洗;有的衣服本身标注的洗涤方式不正确,导致干洗店在洗涤维护时方式有误。“普通衣服干洗价格为20元至30元,一旦洗坏赔偿价格都是好几百,得不偿失。”罗未迟说。

也有市民觉得,干洗店工作人员在收取衣物时敷衍了事,对送洗衣物没能仔细检验衣物破损、脏净和新旧程度,未根据质地情况向顾客说明洗涤方式。在填写取衣单据时内容也太过简单,未能详细注明送洗衣物的款式、数量、价值、服务项目及价格等内容,以至出现纠纷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亟需出台行业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洗染需求逐年增加,干洗店数量也在逐年上升。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曾联合制定了《洗染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洗染业经营者实行备案登记制度,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设施设备,定期对员工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同时,在经营过程中不得虚假宣传,不能以“水洗”“单烫”冒充干洗。

“虽然国家出台了管理办法,但真正执行起来还得靠地方的管理部门。”罗未迟说,如果地方能出台行业标准,对行业准入、技术培训、洗涤方式、赔偿责任、衣服保管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双方便有章可循。

为进一步促进洗染业规范发展,我市商务局也在积极加强行业规划引导,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开展服务创新、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不断提高洗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干洗衣物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操作规范、服务设施齐全、信誉良好和有服务承诺的干洗店。送洗时双方要仔细检查衣物情况,并在票据上备注衣物的破损情况、洗涤方法、赔偿价格等重要信息。贵重衣物最好选择保价洗染,一旦衣物损坏可索取赔偿。取物时,经营者要与消费者共同确认衣物状况,发现问题现场指出,并保留好相关凭证和单据,方便日后维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