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潭市妇联:“美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11/26

曲径通幽处,庭院花木深。今年6月,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妇联共同发力,在全市农村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评选活动,开辟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市妇联创造性提出了“美丽庭院+”模式,将美丽庭院创建融入一二三产业发展中,通过赋予庭院丰富的内涵来实现产业带动,倡导乡风文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五美”庭院竞相绽放

百日菊、红月季、三角梅在初冬的阳光下争艳,别致的凉亭被浓密的花草环绕。再往里走,我们发现生活、生产区严格分开,居室、庭院始终保持整洁,家具器物、日用品摆放整齐,环顾四周找不到卫生死角。虽然是在农村,庭院内外却没有乱搭乱建、乱堆乱挂现象。走进韶山市清溪镇如意村淡家组汤卫华家中,一个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美丽庭院让人流连忘返。前不久,他家刚刚被评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

庭院之美,美在扫干净、摆整齐、绿满园、风景靓。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星星点点般散落着许多像汤卫华家这样美丽的庭院。然而,“颜值高”并非美丽庭院的全部内涵,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妇联共同倡导创建的美丽庭院有“五美”,即环境整洁清洁美、摆放整齐有序美、庭院设计布局美、种树栽花绿化美、家风家训风尚美。除了看得见的整洁有序、花红柳绿、小桥流水外,很多庭院承载着看不见的文明风尚。如,在湘潭县云湖桥镇烟山村,彭友明主动将庭院交给村妇联,作为各类培训、评比的活动室和会议室,打造了“孝老爱亲”文化角,供村民参观,传播着邻里友善、尊老爱幼的美德。

目前,全市乡镇、村层层验收推荐美丽庭院示范户达10000户,年底拟评选100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通过创建评选示范户活动,发挥“美丽庭院”示范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引领农村环境整体向好、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庭院美了,环境好了,如何将美丽庭院的内涵延伸?市妇联紧紧扣住“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做起了“美丽庭院+”文章,发动全市妇联干部、女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中。

美丽庭院与农庄、手工作坊、当地特色等结合起来,激发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了助推经济发展的载体。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会员冯令,对自家湘潭县乌石镇的庭院升级改造,创办了集餐饮、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湘之坊生态农庄,每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1500万元以上。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李家冲美丽屋场,依托秀美田园、美丽庭院,打造韶山知行研学实践基地,村里48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参与接待,月接待量达3000余人次,户均月增收5000余元。企业家杨学宁依托湘乡市虞唐镇洋潭水库,建造美丽庭院度假区,安置就业人员14人,每年收购周边农户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近30万元,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韶山市清溪镇狮山村妇女李轶利用自家庭院开办了韶山第一家民宿——岭上花开,不断改造美化庭院,院内亭园结合,花草果木繁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月接待游客300人次。

美丽庭院将乡贤、能人团结起来,打造活动阵地、文化盆地,成为传承乡风文明的载体。湘乡市棋梓镇水府村刘应琼家庭被评为市镇两级最美庭院,村妇联以该户为活动阵地,开展留守儿童亲子活动、网络一家亲视频活动和巾帼志愿者“一对一”法律援助等活动,在当地妇女群众中形成了比学赶超氛围。韶山市黄田村大力推行以“德、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家屋场文化”,利用评选出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场地定期对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开展道德、法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孝星”“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家风,好家训”创建评比活动。

文化引领型、田园风光型、研学旅游型……一个个内涵丰富的美丽庭院盛开在广大农村,通过“美丽庭院”示范户带动,“家家美”逐渐变成了“村庄美”,继而使整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美丽庭院+”这根魔法棒的点缀下,这些“美丽庭院”更是插上了翅膀,走进了大众视野,从经济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发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