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领航”助推湘潭非公经济发展

2020年10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8/1/2

2017年12月14日,全国工商联发文通报表扬湘潭市工商联通过打造“红色领航·十大工程”,强力推进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做法。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八成左右,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来,市工商联以“红色领航”工程为引领,切实推进“两个健康”( 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实现了非公企业发展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传承红色基因 找准切入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能否找准新形势下非公经济工作的切入点,决定了全市非公经济的发展水平。”市工商联班子追根溯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无论是伟人故里的红色背景、民企生长的土壤环境,还是非公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打上了深深的“红色烙印”,这些都是湘潭非公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审时度势,市工商联结合红色文化特点,策划了涵盖工商联所有工作的“红色领航·十大工程”。“十大工程”包括“红色领航”守护初心工程、凝心聚力工程、亲清政商工程、尚法崇德工程、文兴制治工程、跨越发展工程、同心共建工程、参政议政工程、联盟强基工程、从严治联工程。

其中,守护初心工程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谋发展”为主题,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现信念传承。全市通过凝心聚力工程,5个县(市)区全部被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在去年12月22日“出炉”的2017“创新中国”工商联(商会)入围名单中,湘潭市工商联被评为地市级工商联30强,湘潭市青年企业家商会、湘潭市浙江商会被评为商会30强。亲清政商工程搭建了非公企业与纪检监察、公检法司部门常态对话的政商平台,努力为非公企业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十大工程实现了工商联工作的全覆盖。”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全市工商联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省、市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红色领航 非公力量 共建大美湘潭十大工程”活动,打造伟人故里非公经济发展“红色领航”品牌工程。

激活红色细胞 服务中心工作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是一支庞大的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队伍,必须把他们都凝聚起来,为中心大局服务。”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

在“红色领航”工程的指引下,全市非公领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各个角落的‘红色细胞’仿佛全部被激活了,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017年是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市工商联以凝心聚力工程为载体,迅速发动非公企业参与,组织开展“文明车间(经营场所)”和“文明办公场所”评选,目前共有50家优秀会员企业入选。2007年湘潭遭遇了罕见洪灾,全市非公经济组织积极投身防汛抗灾第一线,展现了非公力量的责任与担当。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08个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抗洪救灾,捐款达1000万元以上,参与志愿服务5000多人次。今年是全市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市工商联以同心共建工程为载体,开展了“百企联百村、脱贫奔小康”的帮扶活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为贫困村“造血”。

“红色领航”工程还将非公党建、精准扶贫、经济环境优化、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中心工作串联起来,实现非公企业发展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如非公党建很难抓,市工商联通过联盟强基工程,发展非公党组织1042家,党员7626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步步高集团自2005年设立党委以来,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310亿元,纳税5.1亿元,安排就业岗位6万多个的零售商业“航母”。公司先后获得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推行红色管理 增强执行力

为保障“红色领航”工程顺利开展,我市成立了“红色领航 非公力量 共建大美湘潭十大工程”领导小组。同时,以行业分类、区域版块等为基础,将“十大工程”划分成5个“红色军团”区域,抱团开展活动。

作为“红色军团”领航单位之一的湘潭浙江商会,在开展“红色军团”活动中,采取交流发言、主题报告、问题研讨、现场参观、学习培训等形式,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精神,通报“红色军团”成员单位工作情况,交流探讨非公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此举保障了红色领航工程各项工作的及时传达贯彻。”湘潭浙江商会党组织负责人陈平说。

针对“十大工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市工商联还确定了“十个一”工作举措,即创办一个企业家大讲堂,举办一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培训班,开展一次“访民企、办实事、强信心”行动,建立健全与异地商会合作平台,成立青年企业家商会等。

“通过‘红色领航工程’,全市非公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走上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