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开放崛起”战略,以建设湖南对外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加快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10月31日,在湘潭市庆祝改革开放40年全市对外开放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韶山海关、市旅游外侨局、市贸促会、湘潭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从招商引资工作、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改革开放40年以来湘潭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市发改委采取了哪些举措?
市发改委:湘潭市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了重点突出、特色明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市园区工作暨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和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全市园区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发改委设园区办和落地办,统筹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和推进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二是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发布。例如今年,湘潭市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年”主题,发布243个招商引资开发项目,总投资5565.7亿元,涉及工业、农业、文旅服务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特色小镇、农业示范园七大类。三是力促项目落地。先后出台了《湘潭市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企业承诺制试行办法》《关于加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的通知》《湘潭市园区产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支持园区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保障湘潭市招商引资项目招得进、落得地、能结果。
经过近40年的招商引资,湘潭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1978年1.03亿跃升至2017年的2204.88亿元,增长2140倍,有效地推动了地区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长。
记者:在当前外贸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聚集的形势下,韶山海关有哪些具体措施推进提效降费,促进湘潭市外向型经济更好发展呢?
韶山海关:韶山海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海关总署具体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推进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工作,力争实现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在2017年平均水平上再压减1/3。二是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配合做好口岸收费公开公示、加强联合督促监管清理不合规收费、降低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等重点工作。三是落实简化进出口环节审批事项。国务院要求今年11月1日前,将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8种,韶山海关将做好监管证件简化的承接和落实,做好保留的48种证件的验核工作。四是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深入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五是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水平,推广应用国际贸易“三一窗口”,确保今年内“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80%以上。
记者:作为全国首个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湘潭在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旅游外侨局:2015年,湘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个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国际旅游合作日益频繁,2018年湘潭市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约6000万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50亿元,与2000年相比,接待入境人次数增长了约20倍,创汇增幅约15倍。
近年来,湘潭市在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举措:一是出台实施奖励政策。在《湘潭市全域旅游促销奖励办法》中对开拓湘潭市新兴、境外、高端客源市场具有突出贡献,并能明显带来客源增长的旅游单位给予5-10万元的奖励。二是领导境外推介旅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欧洲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推介湘潭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全域旅游的战略规划和前景等。三是举办大型旅游节会,如首届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伟人故里·大美湘潭”——湖南·湘潭动漫嘉年华暨首届旅游节、第十四届中国杜鹃花展览等,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参与。四是借助友城扩大合作。1991年11月1日至今,湘潭市已与8个国家的1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含县市区结好),通过友好城市的交流,加强了旅游领域的合作。今年3月,俄罗斯圣彼得堡谢斯特罗列茨克市与湘潭市签署了旅游交流合作意向书。五是企业跟进落到实处。近几年,湘潭市出境旅行社分别在莫斯科、港澳等地区多次就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进行大力的推介,提升了湘潭市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形象。
记者:贸促会作为一个群团组织,如何助力湘潭市对外开放?
市贸促会:湘潭市贸促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日渐成长起来的服务外向型经济的群团性组织,从1988年12月批复设立至今30年,参与见证了湘潭市开放型经济腾飞的发展变化。
一是开放内涵不断丰富。1989年贸促工作主要围绕“展销结合、以展促销、以销为主”的工作策略,到现在,贸促会更多地从商情推送、商事法律服务、签发原产地证书、组织企业参加涉外经贸活动、开展涉外联系联络等多角度、多层次差异化服务企业,提升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二是对外活动更加频繁。从1994年增设原产地代办点,共为企业出具一般原产地证书16220份,涉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20多个政府和商协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三是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根据2005-2018年活动统计,贸促会带领企业共参加了展会活动86个,涉足美国、德国、肯尼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五大洲。世博会、科博会、汉诺威工业展、香港茶叶及美食展等展会成为我们的传统保留项目和深耕区域。
记者:湘潭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何发挥功能优势提升开放程度?
湘潭综保区:湘潭综合保税区于2013年9月获国务院批复设立,2015年4月正式封关运行。自封关运行3年以来,湘潭综保区经济发展迅速,技工贸总收入逐年倍增,工业总产值逐年呈几何级数递增,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湘潭综保区要进一步提升开放程度,担当湘潭对外开放的重任,要成为湘潭对外开放经济的主战场,应突出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发挥运用好现有的平台。如:湘潭保税商品中心属综保区国际贸易平台,自2017年8月正式运营以来,现已汇聚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种商品,基本实现了湘潭市民“一店购全球”的便利。湘潭保税商品中心在海外建立了海外仓,打通了商品进出湘潭的国际通道,这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建设好已获批的平台项目。去年,综保区已获批了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仓等平台项目,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发挥项目平台的效益。三是申报复制好外向型试点平台。自贸区探索的一系列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加快推进这些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和申报。比如: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内销选择性征税和一般纳税人试点单位等试点平台。通过上述平台功能的整合和优势发挥,湘潭综保区一定能实现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层次跨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