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民营企业有力量丨湘潭市民营经济发展:潮起海天阔 启航新征程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1/21

40年风起云涌,40年潮起湘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湘潭市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是湘潭经济发展中的活力、创造力所在。据不完全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湘潭60%以上的GDP、70%的固定资产投资、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岗位。

民营经济主角化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湘潭商业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民营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湘潭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从198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中提出支持个体企业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湘潭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被破除,这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随后,全国蓬勃兴起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从资料看,1986年湘潭市民营经济已经发芽,南方三大布市之一的湘潭布市就在这一年产生,成为之后拥有市场经营户达到上千户、从业人员近万人的大市场。伍尚魁创办的湖南迅达集团有限公司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首家私营工业企业。1991年的数据显示,全市1065户私营企业中,工业企业占比达到了62.7%。

1995年的步步高、1999年的伟鸿食品,其他如湘莲、槟榔、白酒等产业的民营企业也逐渐兴起,到2018年7月份,湘潭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3247户,同比增长56.08%,私营企业在新登记企业中的占比达到97.78%,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角。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实现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数量增加明显。2017年,湘潭市民营企业经济实现生产总值1347.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65.6%。

民营产业多元化

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角的同时,民营企业在各类产业形态中全面发展。最初,湘潭市民营企业中主要是以迅达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如今,民营经济在商业、农业、科技、旅游、食品等领域多点开花,产业布局呈现多元趋势,科技创新形势趋好。

在商业领域,本地土生土长的步步高集团最开始只是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连锁超市是他们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1995年12月1日开业的步步高解放路店在当时是湘潭市“解放零售业第一店”,并带动了全市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个体私营商业的兴起。2008年6月19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零售第一股。到现在,步步高集团拥有商业、置业两大核心产业,涵盖了超市、百货、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便利店、电器、餐饮、服装、物流、大型综合体等多个业态。

通过招商引资进入湘潭的世界500强企业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06年还只是湘潭经开区的拓荒者,园区第一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吉利汽车已经成为园区的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引进和带动了一批汽车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引领园区朝千亿汽车产业迈进。到目前为止,湘潭经开区已经是湖南省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和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品牌50强,形成了涵盖上下游的汽车产业链,包括以吉利汽车、通瑞汽车、恒润汽车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以麦格纳、舍弗勒、延锋安道拓、克康、埃贝赫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企业为代表的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华研实验室为代表的汽车高端研发检测,以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舍弗勒培训中心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教育培训等。

崇德科技、桑顿新能源、泰富重装等民营龙头企业,不仅已经成为湘潭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还是科技创新者和领跑者。尤其在湘潭各大园区,民营经济已成为园区经济稳健增长的“千斤顶”、市场繁荣的支撑点、科技创新的主引擎、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湘潭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不断优化的环境。政策方面,近年来湘潭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施了企业帮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推进了“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改革事项,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2019年1月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举措,创造性地落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政策,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金融“活水”是助推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本世纪起,湘潭市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银企洽谈会,构建起了政府搭桥、金融机构和企业面对面洽谈的平台。2018年,银企洽谈会将触角延伸到了乡镇、街道,同年11月21日举办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上,6家银行和1家担保公司分别与8家企业签订了融资合作协议,将1.2亿元“金融活水”注入中小微企业。

税务方面,湘潭市税务部门打好服务“组合拳”,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2018年前三季度,以民营企业为主题的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2272.79万元,同比增长205%;税务部门重点服务的全市24户大型民营实体企业合计减税22785.38万元,同比增长101%。同时,全面推行了两年多的营改增降负效应显现,到2018年12月7日,湘潭市累计有8019户次小微企业减轻税负5448.4万元,一批新能源、制造业、规模服务业企业在政策红利的助推下飞速发展。

今年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同样明确提出,湘潭市将开展“千户中小企业精准帮扶行动”,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验区建设,加快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和发展基金,加强财政、信贷、政策联动,拓宽股权、债券融资渠道,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在这种服务精神的引领下,湘潭经开区快速蓬勃发展。这是湘潭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具体表现。在湘潭天易经开区,湖南飞山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志威明显地感受到了在天易创业有一种归属感,不懂的地方有人指导、遇到困难有人帮、碰到政策有人提醒。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民营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给出的权威论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要突出民营企业市场主体,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这一条被列入大力推动湘潭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突出的举措中。

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春天,我们有信心民营经济会实现更好、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