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潭市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蔚然成风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8/12/7

湘潭市岳塘区西塘村的谢言(化名),8年前上大一开始接受盘龙爱心基金的资助,直至今天,目前她在湘雅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如果没有盘龙爱心捐助,家庭贫困的我人生可能完全会是另一番模样,不是坐在这大学校园安心深造,而是呆在老家农村放牛养猪。感谢盘龙,感谢冯友根伯伯,圆了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大学梦。”

近年来,湘潭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爱心助学行列,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据市教育发展基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湘潭市上规模的爱心助学企业近10家,每年捐助资金总额近千万元,占了湘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捐助总量一半还多,这一比例在全省市州中名列前茅。

盘龙、宾之郎、张新发、天元盛世、华银、腾飞汽贸……这些一个又一个富有爱心的企业,以教育的名义彰显社会责任担当,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成千上万寒门学子的心灵,在给人以信心与希望的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捐资助学

从2006年开始,盘龙集团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爱心助学,每年选定数十名家庭困难的优秀大学生给予捐助,每人每年一万元。每年资助金额从最初的3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00万元左右。

“当年暑假盘龙爱心助学工作人员冒着烈日,不辞辛苦深入农村走访贫困大学生,寒门学子家庭贫困程度及盘龙爱心团队长期秉持的这份爱心、执著与公益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湘潭市著名槟榔企业宾之郎爱心助学路启动得更早,从2003年就开始资助员工家庭子女上学。经过多年的坚持,爱心助学已成为宾之郎深入人心的文化传统。

“很多家庭因病因天灾人祸致贫,这些家庭的孩子失去了享受教育的同等权利。我认为教育脱贫是全民脱贫中非常关键的部分。近年来宾之郎爱心基金每年的奖金额度都在增加。我们给予孩子们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成绩有进步的时候,就会特别激动。这也是激励自己把企业做得更好的动力,企业做好了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帮助更多的学生。”说起爱心助学,宾之郎董事长陈晓显得特别感性。

从2014年开始,宾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连续10年捐款500万元设立宾之郎励志奖,前三年每年50万,从去年开始提高到80万元。每名获奖对象一奖就是三年,其中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2000元,高中生3000元。

从去年开始,积极响应统战部1+1童心温暖工程(一个孩子加一个家庭关注父母就业),宾之郎爱心助学有了升级版。

华银在多年来每年坚持捐资约60万元资助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出资30万元设立定向教师奖励专项,计划连续开展5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盘龙、宾之郎、华银、湘潭农商银行、腾飞汽贸……这些爱心企业的捐资助学,捐助对象覆盖了湘潭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只要你足够努力,成绩优秀,家庭困难点不打紧,爱心企业的爱心捐助会随时出现你的面前。”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受湘潭市爱心企业的影响,近年来北京、深圳一些公益基金也加入了湘潭市爱心捐助的暖流。如北京一家公益基金会百仁慈爱基金从去年开始进驻湘潭市,每年捐助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重点资助湘潭市公办高中寒门学子。

兴建学校

11月23日,冬日暖阳,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漂亮的校舍,宽敞的校园,偌大的操场,处处荡漾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座占地50余亩、由湘潭市房地产企业天元置业投资7000多万元建教学楼和操场等硬件的学校,堪称目前湘潭城区最大最漂亮最舒适的义务制学校之一。

2012年前后,建设北路拓建,道路旁边的金桥学校被拆除。周边居民的小孩只能到护潭学校等学校去读书。“当时的金桥学校由于年久失修,已呈破败、衰落之相,在校学生也只有数十人了。”雨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风车坪建元学校2016年3月破土动工,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目前在校学生2000多人。“学校宽敞、活动空间大、阳光充足,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们放到这学校读书,活动增强了。饭量增加了、身体更棒了。”校长王智萍陪记者到学校转了转,满脸阳光地边走边介绍。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对孩子而言,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育。好的教育,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对于企业来说,反哺社会就是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有利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未来。”天元置业老总刘建元道出了捐资建校的初衷。

无独有偶,湘潭市另一家槟榔企业近年来也热衷于捐资办学。

张新发槟榔子敬慈善基金会于2016年捐款1亿元,在湘潭县易俗河镇香樟路兴建子敬学校。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为25000多平方米,由五栋教学楼、四个园林、一栋艺体馆、一栋食堂和标准的400米运动跑道组成。校园环境优美,信息化设备齐全。目前有37个班级、1600余名学生包括数十名留守儿童在那里开心学习、健康成长。

受这些爱心企业的激励和影响,目前湘潭市企业捐资建学校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比如湘潭经开区,就有10多家房地产企业在建或将建义务制学校,投入资金总额上10亿元。

温暖人心

“有多少次放学看到小朋友牵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回家,有多少次回家看到小朋友扑进爸爸的怀里尽情地撒娇,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在我冷的时候,妈妈给我送衣服;在我生病的时候,爸爸的怀抱温暖我。但我知道,这一切永远都不可能了,4年前,妈妈因病、爸爸因意外先后去世。”雨湖区鹤岭镇小学生李美(化名)一聊起爸妈这个字眼,便眼泪双流。

李美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包括宾之郎励志奖、一滴水公益助学基金、春蕾女生爱心助学及社会爱心人士及时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她孤立无助时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善良。

雪中送炭,温暖一方。近年来湘潭市教育发展基金给困难家庭孩子及时送去了温暖与关爱。

湘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成立25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以“奖教奖学、扶困助学”为宗旨,千方百计募集善款,服务教育公益深入人心,为推进“教育强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募集教育基金近亿元,服务教育公益支出达6000余万元。

从成立之日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坚持开展更多、更全面的助学活动来帮助贫困学子。在广大爱心企业积极参予和配合下,打造了盘龙助学、华银助学、宾之郎助学、农商行助学等企业冠名助学品牌,通过“金秋助学”“大手拉小手爱心促成长”“5·25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基金会扶困助学等教育公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湘潭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人数还真不少,光失去双亲或者父母一亡一离走而无法享受父母之爱的未成年孩子就有100多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及社会力量伸出援助之手,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温暖社会,给贫困家庭孩子以希望与光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