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二中学生成博今年高考理科考了609分,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小成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太好,靠种田维持生活,家境艰难。高中阶段,市教育发展基金宾之郎励志奖项对小成进行资助,每年资助3000元。
这一雪中送炭的帮助,让小成顺利读完了高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向社会广募资金,积极争取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赞助,对寒门学子进行重点帮扶。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共资助了贫困家庭的学生19470人次,支付助学金3424.6万元。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市教育发展基金如一座灯塔,照亮了许多孩子的人生,温暖了一个个家庭,感动了社会。
照亮人生
韶山市银田中学初三学生朱勇去年秋季开学前,全家正在为上学的费用发愁,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及时将2000元钱打到了他家的账户,给朱勇及家人莫大的安慰与温暖。朱勇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离家出走,相依为命的爷爷患有尿毒症,奶奶因患肌肉萎缩症无法正常行走。
岳塘区西塘村的肖言,9年前上大一开始接受市教育发展基金盘龙爱心基金的资助至今。目前她在湘雅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如果没有盘龙爱心捐助,家庭贫困的我,人生可能完全会是另一番模样,不是坐在这大学校园安心深造,而是呆在老家农村放牛养猪。感谢盘龙,感谢教育发展基金,圆了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大学梦。”她说。
据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负责人统计,今年,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的寒门学子中有86人参加高考,其中一本上线率达45.3%,远远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其中理科最高分657分。
面对这份不错的成绩单,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欣慰不已:“在盘龙、华银、宾之郎等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发展基金对寒门学子进行资助,雪中送炭激励这些学子发奋学习,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近两年,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时整理受助学生中考、高考成绩,送给捐赠者。接到这份成绩单时,宾之郎董事长陈晓说:“这是我收到的最温暖、最有份量、最让人欣慰的礼物。”
温暖家庭
就读于湘机中学的周莲,今年高考文科考了559分。这个分数对命运多舛的周莲一家来说,意味着莫大的鼓励与希望。
小周的父亲8年前因病去世,一家子靠母亲在衡阳打工艰难度日。平时小周就寄住在外婆家,外公外婆都70多岁了,外婆患有白内障,身体不好。有一个姐姐在读大学。
“读书期间,特别是高中阶段,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对我的帮助,不仅解决了我上学的困难,还缓解了我家里的经济压力,我姐姐得以今年顺利大学毕业,目前正在广东那边找工作。看到我们姐妹俩学业有成,妈妈在外面打工虽然挺辛苦,但她觉得再苦也值得。是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帮助,给了我们这个家力量与希望。”7月14日,在衡阳陪母亲的小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说。
湘乡市金石镇贫困家庭的张美,就读于湘乡一中,去年高考文科以634的高分被一军校录取。这里面也有市教育发展基金的一份功劳。
至今张美的母亲对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给予张美资助的宾之郎、百仁慈爱等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感激不已。 “张美的爸爸2010年出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张美有个弟弟,马上读初中了。她爸爸车祸后无劳动能力,全凭我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我什么活都干,照顾患绝症的病人,帮别人带孩子,在餐馆当服务员。是教育发展基金帮了我的大忙,每次拿到捐助款,我和张美都感动得哭了。”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介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通过资助家庭的一个孩子,减轻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使这个家庭的其他孩子能正常上学,让这个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抱着乐观坚强的心态挺过难关。
感动社会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寒门学子的资助,感动了社会,赢得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近年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湖南盘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华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宾之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湘潭腾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企业,联合成立专项助学项目,打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湘潭助学品牌。2016年,湘潭市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盘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捐资助学特殊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还积极争取其它基金会支持,携手开展助学项目。2016年,与深圳瑜水基金合作开展了“瑜水基金”扶助项目;2017年,由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出资,新设立“百仁助学”公益项目,扶助奖励湘潭市特优特困高中生。今年,又争取到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的支持,捐建2所“青爱小屋”,并扶助了50名深度贫困孩子。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与总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动,充分整合了公益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种种努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全学段设立了助学项目,确保了社会资源科学有效利用,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湘潭日报社一名退休老干部,每年捐赠几百元给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子。2018年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上收到一名匿名爱心人士1.3万元捐款。还有一名爱心人士送了2.3万元捐款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问他,怎么想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他说,“我们多方了解到,教育基金会是最让人感动、最让人放心的。”
除了对贫困学子在资金上给予帮助支持外,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还拓宽帮扶方式与渠道,从精神层面出发,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慰藉,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实现扶贫更扶智。2018年,基金会推出“赋能计划”心理关爱项目,制定了详实、可行的项目方案,联合湘潭市心理学会招募心理援助志愿者22名,对全市100名孤儿、事实孤儿及特殊家庭学生在进行物质慰问的同时,开展学生心理情况摸底。经过摸底确定了19名有需要的孩子开展心理援助活动,每名学生每年开展5—10次“一对一”心理关爱与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绘画治疗、沙盘游戏治疗、会谈式治疗等技术方法抚平孩子们的心灵创伤,温暖了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健康、幸福的成长。
在进行心理交流与辅导的过程中,从事心理辅导的志愿者与孩子们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进行深度交流,引导老师们正确看待和对待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力量,感染和帮助孩子们。同时,唤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推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文中学生都系化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