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潭市学前教育蓬勃发展

2020年10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4/5


2018年,湘潭市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52所,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12.5%,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78.5%,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87.5%。

2019年,湘潭市将出台《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力争达到89%,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总体提升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9%。

近年来,湘潭市从制度措施、资金投入、园所数量、幼师培训、办园质量等方面努力,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广大家长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制度出台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湘潭市教育主管部门、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湘潭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强化了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2018年年中,湘潭市教育局学特科负责人先后陪同市人大、政协、局领导走访县(市)区多家幼儿园。通过座谈会、随机抽样和书面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对我市学前教育现状进行摸底和调查,详细了解学前教育各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突出公益普惠,推进学前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我市学前教育调研报告,提出了突出公益普惠,破除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瓶颈,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育教育水平等对策要求。

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今年我市将出台《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此为引领,我市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将逐步理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幼儿园运行保障能力将明显增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将初步建立,幼师队伍配齐配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将基本形成,办园行为日益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

投入加大

近年来,湘潭市不断加大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入带动民间资本加入学前教育发展洪流。

2018年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12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拥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二期目标基本实现。去年我市还评选出60家优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每家给予7万元奖励。

据市教育局学特科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筹集资金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并继续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实施奖励。

数量增加

近年来,我市幼儿园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加。

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字,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705所,其中公办园70所,民办幼儿园635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52所),实现了县域内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覆盖,全面完成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我市幼儿园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加。2019年我市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41所,增加学位约6000个,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总体提升7%。将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

在加大新建力度的同时,今年我市还将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综合治理,新建、改建、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首期开发建设、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教育行政部门将全过程参与幼儿园建设审批、监督。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师资增强

待遇低、责任重、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幼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短板。通过培训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幼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我市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的一大抓手。

2018年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专门邀请了湖南省教科院的幼教专家前来授课,组织全市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专题学习活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扶,开展送教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了“湘潭市第二届幼儿园教育能手赛”和省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宣传活动,征集保教活动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广泛宣传正面、专业的幼教职业形象。将全市幼儿教师纳入“国培”“省培”计划,组织300余名园长开展“去小学化”专题培训;组织300余名保育员参加集中培训,提升保育员保教经验和育儿理念。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奋强介绍,今年我市将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及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培训1500名左右幼儿园园长、教师,同时推进名幼师、名园长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园长示范带动作用。

质量提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制定并下发《湘潭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多次组织开展“去小学化”专题工作会议,探索“去小学化”教育模式。

在教育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和督促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广大幼儿园“去小学化”治理取得积极效果。尊重幼儿天性、让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游戏理念,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呈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之势。

韶山市艺术幼儿园通过10多年的摸索、积累与创新,总结出了“小鬼当家”的区域游戏常态化开展的科学模式,经《中国教育报》专题采访刊发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幼教工作者前来学习取经。目前,教育部课题组专家和华中师大、湖南师大学前教育教授同湘潭幼教专家一起,正携手探索“湘潭模式、韶山游戏”课题。

通过长期不懈的学习和积累,湘潭县易俗河东方花蕾幼儿园园长张蓉辉将区角游戏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幼儿园按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理念开展区角游戏,让孩子们在尽情游戏中健康成长。

2018年,湘潭市第一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被评为湖南省保育教育规范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