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学校开学了,40多名学生分享偌大的教室,太爽了。”谢先生家住建鑫广场二期,他孩子今年秋季入读滴水湖学校,漂亮的学校,宽敞的教室,一流的师资,让他特别满意,并转发朋友圈进行点赞。
偏一点的学校没人去,好一点的学校是挤破脑袋,一个班最前排的学生额头挨着讲桌,最后排的学生背部贴着墙壁,三张课桌并排摆,坐中间的学生要通过跳才能离开座位摆脱边上两位同学的包围。大班额曾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叫苦不迭。
“家长的痛点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岳塘区教育局局长陈自安介绍,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通过新改扩建学校增加优质学位,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动弱校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岳塘区“软硬兼施”探索出了消除大班额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岳塘区56人以上的大班额全部消除,创下了消除大班额的“岳塘速度”。
大班额曾是家长的一个痛点
大班额分66人以上超大班额和56人以上大班额两种。广大家长对大班额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住岳塘区盘龙名府的刘姓家长反映,他的孩子以前读初一时,班上72个人,有段时间孩子坐在后面,根本看不到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听老师讲话也很吃力,学习起来相当被动和困难。“一个班这么多学生,老师哪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顾及到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的认真批改与指导。”
家长们还担心,大班额对学生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高温酷暑天气,在人多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流行性疾病;在遇到突发情况须紧急疏散时,也最容易引发践踏等意外事故。
记者采访发现,大班额大多存在于一些名校的重点班级,有些大班额学生甚至超过了70人,真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大班额折射出择校热的盛行及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严重失衡,一些名校的大班额人数的偏多,意味着另外一些学校人数的偏少甚至招不满。
为回应老百姓的关切,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要按照今年超大班额基本消除、明年大班额取得突破性决定性进展、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这样一个目标,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在全国两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湖南在今年年底必须基本消除超大班额,长株潭要走在这项工作的前列。此项任务列入了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12件民生实事之一,年底省政府督查室将牵头进行全面督查。
新改扩建学校为消除大班额提供硬件保障
岳塘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017年底,岳塘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与金融部门负责人洽淡,融资5.5亿元用于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重点解决学校新建扩建经费、临聘教师待遇及大班额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岳塘区改扩建了一大批学校,逐步满足辖区内居民孩子们家门口上好学校的诉求。
2015年,岳塘区投资3050万元新建清水学校,新增学位810个,2016年春季投入使用。
2016年扩容火炬学校和红旗学校综合楼,新增校舍面积10200平方米,新增学位1080个;建设路学校改扩建一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新增学位270个。
本月8日,岳塘区滴水湖学校正式启用,400多名一年级学生在那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该学校2017年启动建设,占地45亩,投资达2亿多元,办学规模为36个班,可提供1620多个优质学位,今年秋季开学实际招收9个班400多人。
岳塘区教育局局长陈自安介绍,按照《岳塘区建设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平中心完小将整体移址重建,规划36个教学班,建成后新增学位1350个;建设路学校二期工程预计新增学位360个;湘纺中学改扩建预计新增学位600个;红旗学校扩建二期工程预计新增学位540个;一完小改扩建工程预计新增学位540个。到2020年,岳塘中心城区将新增5000多个小学学位,为有效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改扩建一大批学校,缓解楼盘密集区学校入读学生人数压力,这是岳塘区消除大班额出的硬招。
集团化办学引导学生柔性分流
今年秋季开学,岳塘区不仅城区学校生源爆满,偏远农村的学校生源也是稳步上升。附近农村有好几名家长本学期将在育才教育集团城区育才校区上学的孩子接回了农村清水校区上学。“一个教育集团两个校区,在家门口读与在城区读没多大区别,没必要舍近求远。”家离清水校区数十米远的一谢姓家长解释。
陈自安透露,学生的这种柔性合理分流,得益于岳塘区强校加弱校加农村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
三年来,岳塘区大力推进教育集团建设,组建成立了以火炬学校、育才学校、湘钢三校、湘机小学为核心校,红旗学校、清水学校、和平中心完小、一完小为分校区的四大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内部以“六个统一”(即规划、师资、后勤、教学、招生、考核统一)为统领,逐步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师资互通、平台互建、课改互帮”的集团化办学之路。
如原处于清水村的清水学校并入育才学校教育集团,集团成立3年来先后从育才校区调去了包括数学、英语、音乐各学科多名骨干教师,使得清水校区与育才校区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同频共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校学生从两年前的58人增加到目前的350余人。
今年秋委开学,岳塘区所有起始年级按照标准班额编班,四个集团分校共实现承接集团本部分流学生1000余名,实现满学位运转。截至目前,集团内在校学生近1000人,占全区小学生一半还多。
为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岳塘区认真落实《岳塘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师交流和支教管理办法。2015年以来,岳塘区实现24名校长和166名教师交流,有效更新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观念,改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集团化办学使师资等在强校弱校城区校农村效有序流通,引导大班额学生向分校区及农村学校分流,这是岳塘区消除大班额出的软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联点岳塘区教育工作的湘潭市教育局副局长齐湘雄介绍,岳塘区通过“软硬兼施”,提前完成了中央省市部署的消除大班额这一任务,向广大家长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凸显了该区办人民满意的办学宗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